返回第184章 专家组来了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建军半年没回过家,青红看起来长高了好多。

外婆为了迎接孙子,家里已经屯了好多年货。李建军前世天天胡吃海塞的,即使穿越回这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

外婆知道他有什么吃什么。这几天,她把市场上那些不用凭票就可以买到的,她觉得好的东西,拉着青红不断地往家搬。

这个寒假很短,离过年很近了。

李舜承半年没见儿子,也是盼着他回。看岳母和女儿不断地吨年货,他笑话了几回,也没说什么。

林丽英还在上班。

李建军告诉父亲,大的专家组要来考察漩涡,还说自己要陪着。

李舜承不解,陪专家考察,这不是政府领导的事吗,怎么轮到儿子了?

李建军不了解卓教授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也没说,父亲的问题他无法解答。

他也不关心这些,重要的是有重要人物开始关注漩涡了,阻止移山填海的计划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李舜承因为儿子总在自己耳边灌输漩涡对贵妃县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他也开始关思考起民生大计。

这两天他一天两次往学校跑,就是去传达室看看有没有自己的长途电话。

卓教授他们很守信,今天上午李舜承载着儿子骑车刚到校门口,门卫老汪就出来了,说:“李老师真是好大的面子,你等的电话真的来了。是一个姓卓的教授打来的,大的。说他们出发了,一共六个人。大概过八个小时到楚城。”

李舜承从来没接待过这么高规格的客人。第一次听儿子说了这事,他就提议这么大的事应该让杜书记知道。

李建军记得卓教授说过,老齐让他们不要惊动地方。这是这个时代的正常做派,他也没觉得接待这样的客人需要什么讲究。

李舜承听了儿子的解释,也没再坚持。

今天,客人真的来了,他发现自己还是有些紧张。

李建军想好了,他们是公差,一切自然有安排。而且自己就一学生,费用就更不会让自己出了。

李舜承这辈子都和学生打交道,社交的半径就是同事。李建军见父亲有些担心,想他确实是老了。

这两年没有了各种运动,可以一心干专业了,他反而越来约没自信,和以前比起来明显地畏手畏脚了。

看起来新陈代谢的时刻真的到了。只是父亲现在还不到四十,都没自己年龄大呢。他心里感慨着。

回到家里,外婆也知道客人下午会到。是孙子告诉她的。

李建军和父亲下午三点多就去楚城车站等。这是他们那天和卓教授说好的。

车站很简陋。候车室是一间两百多平方的简易建筑,里面摆放着带靠背的长条凳。

李建军和父亲站在短途公交车棚下,风很大。鼻子冻得酸酸的。他看看手表,才三点多一点,让父亲去候车室坐一下,说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盯着就行。

李舜承哪会让儿子一个人受冻?说自己不怕冷。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辆黑色小轿车驶进车站,在李建军身边停了下来。

李建军向后退了几步,眼睛继续盯着公路。

轿车前后车门同时打开,潘莹钰和父亲潘锋瑞几乎同时下了车。

“老李,又见面了。”

“李建军,我也来了。”

父女俩打着招呼就过来了。

李瞬承没反应过来,半年没见,记忆中的这两张脸已经模糊,没及时叫出对方的名字。

李建军倒是吃惊不小,脱口就问:“你们怎么也来了?”

明摆着自己等的不是他们。

潘莹钰笑吟吟地说:“是我爸要来,我只是跟着来看看漩涡。”

李建军知道是那晚自己无意中说漏了嘴,潘莹钰想必和父亲汇报过了。

车上只有他们妇女俩加上一个司机。

李舜承终于记起来,这是潘锋瑞。不知道他们来有什么事,不过这不妨碍他热情地伸出右手。

潘锋瑞知道他们的疑惑,主动解释道:“小钰说大专家组要来考察贵妃县的漩涡,我想这是我们地区的大事。如果以后真的要立项,还要通过我们的审核,就过来看看。”

潘莹钰见两位父亲在客套,乖巧地来到李建军身边,看着她笑。

李建军不大习惯她这小女人的做派,故意问:“你们要来也不说一下,那天在车站我们不是遇到过吗?”

潘莹钰说那时还没决定,自己是在回家后跟父亲说起专家组要来。

李建军知道,这些当官的最在意这些了。上级领导要来,地方政府是肯定要接待的。这次的专家组有些不安常理出牌,他没接到省里或贵妃县哪个部门的电话。

按理说,漩涡的工程不管以后立不立项,前期的考察都应该有计划部门的参与,但这一次竟没人通知他。

他不了解专家组的日程安排,但自己既然知道了,就先过来,到了再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