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头。和张金生站一起,基本上分不出高矮了。
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时间快点过去,自己可以进入成年期。他设计的这一世的正式人生要在那个时期开始。
张金生前段时间因为父亲要求他学手艺曾了无生趣,现在又恢复了生机。对于今后的生活他毫无兴趣。
李建军想以后要是自己真的实施这文旦计划,是不是叫上他一起干。这家伙不能总赖在杨家一辈子吧。他没意识到自己竟生出了救世主的情怀。
师傅师娘还没回来,李建军想起自己还不了解文旦的生长习性。问张金生,在红星大队谁最会种文旦。
张金生说:“谁管这些,问我爸说不定知道。”李建军想有可能,什么时候去问问他。
张金生说完,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儿,鬼魅地一笑,“不过我知道那棵树上的文旦最好吃。”
看李建军认真的样子,不由得又正经起来,问:“军军,你还真的想来这里种田?你这脑子是不是没治了?”
说完站了起来,把这位小师兄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番,说:“我看你没病啊,怎么就胡言乱语了一上午?”
说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爸说,城里的居民都是坐办公室的,老了还有退休工资,不用干活光拿钱。你这傻瓜怎么还想着要来种田。还想种那么多文旦,谁会来买。”
李建军也不想多解释,得找机会和张来福谈谈,给自己介绍一位熟悉文旦习性的社员。趁着自己还在杨家的日子,为以后实现这童年梦想做些前期的预备。
可惜董轩晟不在了,要不,他也许能帮忙解决文旦的储藏问题。
既然选定了这一项目,接下来就有目标了,第一步须做可行性论证。这是以前学校里的功课,也是自己前世一直在执行的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