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舜承真的没看出来。站在自己眼前的大高个,一头浓密的黑色寸发,连带光洁黝黑的脸,在夏日的阳光中隐隐泛着一层黑光。
李舜承是第一次见着这传说中的拳师,说确切一点是别人口中的接骨神人。自从儿子提起想跟他学习武术,自己就搜集了来自各种渠道的有关杨绍基的资料。从这些信息中,李舜承用自己物理老师的脑袋拼凑出了一个自以为比较接近真相的拳师形象。
刚才第一眼看到屋里出现的男人,李舜承就飞快地与自己的大脑储存器对接上了,基本上肯定了这就是要找的人。只是太年轻了一点。
听到杨绍基的问话,李舜承笑了笑,说:“杨师傅,我们可以进屋说话吗?我今天来确是为了孩子,但不是接骨,是有另外的事想麻烦您。”
杨绍基本来也没什么事,虽然今天社员们都去了田里洒农药除稻虫,但他家里的五个儿子两个已成家。最重要的是,老大老二在部队,剩下的三个也都是民办教师,都有工资。他们夫妻俩六十多了,儿子们比较孝顺,不让父母下田。虽然工分少了,但不影响口粮,生活费都是儿子贴补的。其实在公社化的日子里很少用到现金。
平时老两口就是伺候几分自留地,种些节令蔬菜,自家吃不了的就送市场卖。家里也养了一些鸡鸭,还有两头猪,生活基本上就自给自足了。
见这么一个陌生人要进屋聊,杨绍基也不觉得奇怪。平时找他接骨的,也经常是一些慕名而来的不认识的人。
听李舜承这么说,杨绍基应道:“当然可以,我们进屋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