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头子有点不放心吧。
正是因为碍于韩君祁的面子,李御医才没有明说罢了。
丫鬟在一旁磨墨,李御医拿起笔便书写起了药方。
苏画瞥了一眼,他不知道这个李御医的医术如何,不过他这药方写得却是一手好字。
怀牛膝、玄参、天冬....
苏画在脑中回想这刚才李御医说的脉象,想猜测一下他会开什么药方。
随即还真在脑子里找到了这副药方:镇肝熄风汤。
顾名思义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效。跟他刚才说得脉象一样,也证明了这个李御医是个精通医术的老头。
写完后李御医还不忘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开口说道:“记得以水煎药,一日两服”
韩君祁刚想接过去,让下人出去抓药,却传来苏画恭敬的声音。
“李御医,药方能不能借晚辈一观。”
“哦?云瑾小友还对着药方感兴趣,若是喜欢那便看看吧。”
“谢谢李御医。”
苏画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又仔细的数了一下,有些好奇的问道:“是不是少了三味药?”
李御医有些诧异,这小子这么年轻还精通药理。
于是问道:“小友,知道老夫开得的何药方?”
苏画点点头:“镇肝熄风汤啊!”
“对啊,我李家的镇肝熄风汤就只有九味啊!”
“不对!一定是少了三味!”苏画的眼神充满了肯定。
李御医倒是有些怒意,这毛头小子连医术怕是都没看过,竟然说他的药方少了三味药。
“那小友说,少了哪几味药?”
“应该加上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为佐药,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
李御医呢喃道:“茵陈、川楝子、生麦芽...小友是从何得知?”
“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你数数,一共是几位药?”苏画把脑中里镇肝熄风汤口诀背了出来。
“茵陈川楝麦芽襄....是了....是了,我李家的《汤头药典》镇肝熄风汤,就差这最后一句口诀了。”看着一脸激动的李御医,苏画不由一怔。
李家?《汤头药典》?
这不是清代汪昂所作《汤头歌诀》,怎么又变成他们李家的了。这架空未免也太离谱了吧,想到端阳节的来历,苏画也就习惯了。
鬼知道,这世界的轨迹已经偏离到哪里去了。
“小友,你是从何处听来的这首歌决?”
李御医急切的抓住苏画的手,脸色的神情更是焦急万分。
苏画一时有些受不了这老头的亲密举动,只得抽出自己的手。
“小兄弟,是老夫唐突了。这《汤头药典》乃是我李家祖上所创,如今过去百年之久,只剩下一本残篇。历经数代研究恢复,只修复了一半。小兄弟既然知道,镇肝熄风汤的口诀,自然是看过全篇了?”
“看过啊。”苏画点点头。
李御医急切的追问道:“可否还记得?”
“一字不差。”
苏画的回答彻底震惊这个老头,天下百姓有救了。
“这《汤头药典》对于黎民百姓,对于整个医道,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老朽李命,跪求小兄弟,将全本的《汤头歌诀》传授与我。李命代替天下饱受疾病困扰之人,谢过云瑾小兄弟了!”
言罢,这个花白胡须的老者竟跪倒在了苏画的面前。
听得韩君祁一愣一愣的,李命可是当世御医,苏画只不过是个山野村夫,竟然能知晓失传已经的李家药典。看来自己的女儿被治愈的希望,越来越大了。
“李御医,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你这样,晚辈可是要折寿的啊。”
苏画连忙拉起这个老人,他是最见不得老人这样,越是如此他心里就越愧疚。
李命试探着问道:“这么说,你是答应老夫了?”
“我答应你了,不过你在下跪,我可能就要忘了。”
听到苏画这么说,李御医这才站了起来。心里激动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
“韩大人!”
听着李御医叫他,韩君祁这才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脑子里还有些云里雾里。
“李御医,有何事?”
“云瑾小友与我李家有渊源,今日可否让他去我李家住一晚。只是探讨修复好《汤头药典》,明天一早我俩在来给韩小姐把脉。”
“这....”
韩君祁心道:不是我叫你们俩来是给我女儿看病的吗,怎么聊着聊着,你俩还打算离开,去探讨什么药典,那我女儿的病怎么办?
“韩大人放心,刚才的镇肝熄风汤已经被云瑾小友完善。只需要在加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以水煎服,便可。”
看着老人一脸激动的神色,韩君祁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