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满腹才华,却甘心在一个小山村里当一个教书先生。
一个没有月钱,连束脩都没有收过的教书先生,竟然自掏腰包,他究竟是在图什么呢?
李允诺比同龄孩子想得更远,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也不知道什么叫无功不受禄,反正在他们的眼里。
先生就是万能的,不管他们有什么要求,先生都会满足他们。
她也不知道,这些孩子们的家长有时候,也是淳朴的可爱。今天收获了几条肥鱼,也会悄悄的挂一条在草堂的门把上。
时不时就有新鲜的蔬菜,鸡蛋...只要是有的,都不会缺。
他们是粗人,不知道如何跟他沟通,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苏画。
====
====
霓裳在院子里绣着东西,只要今天能缝好,苏画就有新的衣服了。
平时他就只有两套换洗的衣服,有时候也不方便。
赶上端阳节,也能让他开心一些。
正这么想着,门外却传来嬉闹的声音。
“这还没到散学的时间,孩子们怎么都来了。难道是相公,又给学堂放假了?”
对于放假这样的事情,她是屡见不鲜了。
用苏画的原话来说,放假就是放假,还需要什么理由。
这些孩子们也经常来回院子里玩耍,师娘又温柔,又漂亮,关键还能吃到美味的绿豆糕。
“师娘!”
“师娘!师娘!”
一道道稚嫩的声音破门而入,欢快的小步伐鱼贯而入。
霓裳摸着一个小男孩的脑袋笑道:“怎么啦,学堂又放假啦,是不是馋绿豆糕了?”
“今天可没有绿豆糕了哦,你们要等等,师娘这就去给你们做。”
说罢,霓裳就要起身走向厨房。
鱼姑拉住了霓裳的衣角,抬起头,大眼睛看着她。
“师娘,我们不是来吃绿豆糕的。”
“那你们来干嘛呀!”
“是先生,让我们来请师娘陪他逛街的。”
逛街?
霓裳还正纳闷呢,就被孩子们推搡出了院子。
“师娘快走吧,要是晚了长安就关城门了。”
“还没关门呢?”
“良子,快去把门带上。”
“哎哎...你们还没告诉师娘,到底怎么回事呢!”
远处躺在屋檐下休息的玄公,看到这一幕,扯着嗓子喊道。
“干女儿,你们这是要去干嘛呢?”
“干爹我也不知道啊,相公说要我陪他去逛街。”
逛街!玄公两眼放光!
“干女儿,等等干爹,干爹陪你们一起去!”
====
====
长安城们进出的行人络绎不绝,人流车马夹杂其中。
看起拥挤无比,却又井然有序。
望着城内看去,两旁的街道是各种小铺,吆喝声连城门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苏画挽着霓裳的手臂走进了城门,身后跟着互相牵着手的孩子们。
玄公在最后面照看,以防孩子们被人流冲散。
面对热闹长安的应接不暇,孩子们的脸上也是充满了好奇。
“哇!小猛哥,你看,糖葫芦!”
薛良的惊呼,引得孩子们踌躇不前。
这长安城还是霓裳熟悉一些,也充当苏画的向导。时不时苏画也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叫这么地名的时候,霓裳也被他的愚笨逗得掩嘴轻笑。
平时聪明的苏画,总会在简单的问题上犯糊涂。
只是走了几步,苏画却感觉身后没有了孩子们的吵闹声。
扭过头看去,孩子们的眼神,都纷纷看向那买糖葫芦的小贩,暗自咽了咽口水。
孩子们长时间待在村里,很少有时间接触热闹的长安城。
只是偶尔随着父母来上一次,除了街边的说书人,这冰糖葫芦便是他们最大的期待。
用山楂果蘸以冰糖,酸中带甜,甜脆而凉。
有时候也会换成豆沙和海棠果,这些品种不多,价钱适中,小贩往往被三三两两的小孩围住,缠着父母要买上一支。
苏画迈步走到那小贩面前:“你这糖葫芦多少钱?”
那小贩贼眉鼠眼的打量了苏画,又下意识的瞥了一眼身边霓裳。
随即换上一副市侩的笑脸:“客官,一文钱一支!”
“来二十支!”
苏画麻利的掏出一两银子,丢给那小贩。
这一千两的银票放到这些小铺还真是找不了零钱,所以苏画刻意去钱庄换了一百两银子。这银票盖有秦王府的官印,本来这么大的金额,按理都要通禀本家核实,万一是苏画偷来的,那他们可就是百口莫辩了。
钱庄掌柜见苏画谈吐不凡,身旁的霓裳更是沉鱼落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