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卷第156章】债券操盘策略  我这个系统有点烦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哥,小柳见好就收,很明智啊。”李松提议:“要不咱们也清仓吧,这300多万利润先落袋为安,然后再寻找别的机会。”

老魏摇了摇头:“近期债券价格普遍回升,再没有跌破面值的情况了,所以合适的机会并不好找。”

“可以考虑一下做空,或者分拆啊,就跟你以前那样。”

“做空的风险很高的,搞不好会弄巧成拙,分拆的机会比较难遇到。”

“老哥,我怎么感觉你越来越谨小慎微了?”

老魏笑道:“没错,自从操盘了大资金以后,我的胆子是越来越小了,眼中看到的全是风险。凡是没很大把握的品种,我都不想去碰,毕竟现在本金太大了,稍微一亏钱,哪怕是1,都有几十万了。”

“这”李松不知道说什么好:“要不老哥先休息一阵再说,反正今年已经赚得够多的了,加上前面赚的,3个月时间盈利13,业绩非常好。”

“休息用不着,我没事干反而闲得慌,再说果业债的事情并没有完,后面应该还有很大机会。”

“是吗?”李松陷入了沉思:老魏前段时间去西北出差,对“西北果业”这家公司有了深刻了解,觉得这只股票有可能成为翻倍牛股。

另一方面,老魏在讲解“可转债”的奥秘时曾说过:由于“果业债”在一年后可以转为正股“西北果业”的股票,因此如果“西北果业”能翻倍的话,“果业债”也将涨到200元甚至更高。

难道老魏就是出于这个判断,所以打算一直持有“果业债”?

对于李松的提问,老魏摇头否认:“果业债涨到200元只是我的一种研判,真正操盘时,肯定不能把盈利的希望寄托在猜测上。”

“那你的意思是?”

“我虽然不敢说西北果业能涨多高,但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是相当不错的,后市大概率能涨一波,而果业债也会随之走高,我打算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高抛低吸。”

李松明白了:“原来老哥并不是放着不动啊,我记得你此前就这么做了。”

“是的。这种操作的要点是:必须先逢高卖掉若干张,然后再逢低接回同样数量的果业债。这样一来,持仓成本不断降低,利润也在不断累积。操作时,切不可看到果业债大涨,就追高买入,那样会推高持仓成本,违背高抛低吸的原则。”

李松点点头:老魏的话看似简单,却是至理名言。

很多股民看到某只股票走强,就喜欢追进去,还美其名曰“强者恒强”。这种操盘策略不能说一定不好,但参与者得具备两个素质,那就是嗅觉灵敏、勇于认错。

股市里有一句谚语: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强势股大家很容易看出来,参与进去也很简单,但如果是主力资金布下的陷阱呢?你有把握在多数情况下识别出来么?如果遭遇亏损,你能果断承认自己看错了,并毅然止损么?

事实证明,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两点,因此对他们来说,追强势股并不合适。

就连老魏也不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比别人强,所以他绝不会追高。事实上,只要按照“先卖后买”的原则,机械地进行操作,随着持仓成本的降低,投入的资金会越来越安全,利润也越滚越多。

在对老魏的策略表示赞赏之余,李松也有个疑问:“老哥,如果果业债真的如你所料涨到了200元,但是你一路都在高抛果业债,此时只怕已所剩无几了吧?”

老魏点点头:“确实如此,但是人不能太贪心,妄想将所有的利润都吃到。假如真的涨到了200元,那么我至少可以吃到一半的利润,因为我从110到200元的每个整数价位都平均卖掉了一些。”

“嗯,能做到这样也不错,那又已经赚了一大笔钱啊。”李松说着点击了一下“今日委托”,想看看老魏是怎样进行高抛低吸的,结果发现老魏挂了两个买单:在109元、108元分别买入5000张“果业债”同时又挂了两个卖单:在111元、112元分别卖出5000张“果业债”。

李松对于这样挂单有点看不明白,老魏解释道:现在“果业债”每天的成交量不大,因此如果再像以前那样,每次挂单都高达100000张,是很难全部成交的。经过观察发现,每次5000张是比较合适的,基本上都能消化掉。至于挂的两个买单,是分别对应在110元、109元卖掉的5000张“果业债”。

“就是说,每次卖出后,再以低1元的价格买回来?”李松问道。

“对。”

李松计算了一下:每做成一次“先卖后买”,短差将近5000元,如果日积月累,赚取的利润将很惊人。

李松又问道:“为什么要挂两个卖单呢?一个不就行了吗?”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前段时间,有一天果业债突然冒出一个大买单,将价格从1055直接拉到了1073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