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楚国内乱  大唐第二帝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晶杯在金陵城中慢慢传开,顾客渐多。名气传出去了,这高傲的仙品居的掌柜就将大门半掩住,没有熟人介绍也都进不来了。

李煜没有管这些,本来玻璃他就是当奢侈品卖的。

除了水晶杯,李煜的玻璃作坊的镜子也开始生产出来了。

……

金陵北门,旌旗烈烈,一艘豪华的楼船在江中微微摇晃,上面一排盔甲整齐的军士迎风排立,颇为威武。

旁边还有几艘小一些的平底船,在江水中看起来有些不稳当,不过现在一帮船工正上上下下搬着密封着的大箱子。

至于里面有什么,恐怕只有李煜等几人知道了。

初夏的江水很急,很适合顺江而下,但是对于他们这支将要前往鄂州的队伍来说,就有点路途艰难的意思。

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今逆流而上!

李璟没有对李煜有什么催促,李煜走得也不算仓促,只觉得刚刚好。

拜别了父皇李璟和母后钟皇后之后,李煜又一一看了看自己的那些姐姐弟弟,顺着也还写了一封亲笔信,寄给了在润州的大哥李弘冀。

兄恭弟谦!

外人眼里,似乎李从嘉还是从前的那个谦谦君子,只是懂了点军国之事而已。

当然,自己的那位皇太叔他也不敢忘记,齐王叔那里也特意拜访了一番,除了那飘薄的皇家情谊,还有一些生意事。

不过临走的时候,只有自己的大姐李芳玫送别了自己。

“赵灿,船队的事情都妥当了否。”李煜面露思索,神游物外。

“殿下,事情一切稳当,都按照您的安排办得妥妥贴贴。”赵灿也是李煜的心腹之一,发于市井,任于宫庙。

“好,冯达那边呢?”

“玻璃作坊已经拆解完毕,按照您的安排,正准备分三批运往鄂州。”

李煜要赴鄂州(武昌)上任,这下金蛋的母鸡自然不能留在这里。

“好。”说罢,李煜踏上栈桥,迎风袖舞。

这次前往鄂州,玻璃作坊的拆解运送由自己的心腹冯达安排,作坊一分为三,工具,匠师都是分批送往鄂州。

除此之外,这几个月李煜还收养了一些少年,不过这些少年都在赵灿的安排下,先一步坐船去了鄂州。

轻轻一别,登船而上,李煜告别了南唐的都城,前往上游的鄂州,也就是后世的武昌。

——

只是当此时,南唐中枢,却为一件事情争议起来。

占据湖南广西之地的楚国内乱加剧,马氏诸子“众驹争槽”,抢夺王位,自相残杀,灭楚的大好时机已经到了。

其实楚国混乱已经有几年了,老楚主死后,由其弟马希广嗣位。

马希广之兄马希萼,时为朗州(今湖南常德)武平军节度使,他早就觊觎国主之位,见得嗣位无望,不禁怒火中烧,随即纠集朗州当地少数民族武装,并求援南唐。

马希广昏庸暗弱,部下人心离散,马希萼一举攻入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沙,俘虏了马希广并将其处死。

马希萼既登王位,放任士兵抢劫三天,杀人越货,四处放火,可怜好端端的长沙城一时烟焰涨天,到处都是断壁颓垣,许多稀世珍宝顷刻间都化作了烟尘。

马希萼自从占领潭州后,接受南唐册封,是为新的楚王。于是他自以为大功告成,终日醉生梦死,寻欢作乐,听任部下敲骨吸髓,盘剥百姓,致使民怨沸腾。

并且他还将政事托付给其弟马希崇,对军士也赏赐不均,贪婪骄纵的军将们心生不满。

马希萼对这些危机漠然无视时,李璟却密切关注着楚国的动态。

今年早春,马希萼遣使入南唐。李璟厚待其使节,楚人已对马氏丧失信心,马希萼的使节密告道,“湖南民疲主骄,可取也”。

三月份,跟随马希萼到长沙的将领王逵、周行逢率军哗变,奔回朗州。

于是,摆在南唐君臣面前的前所未有的灭楚时机到了。

——

“诸位爱卿,楚国大乱已久,可有什么看法。”

被伐闽之役搞得灰头土脸的中主李璟,似乎又恢复了勃勃雄心。

“刁爱卿,你怎么看?”刁彦能是朝内宋齐丘党羽,现在正任南唐太仆少卿。

“臣下以为,吞楚之机,当在此时。”刁彦能没有太多废话,现在皇帝伐楚之心众人皆知,自己又何必多言。

“严爱卿,你的看法呢?”李璟又把目光投向了另一边的中书侍郎兼三司使严续。

李璟虽问严续有何看法,其实是在问他征楚粮草箭矢可充足否。

看着李璟的灼灼目光,严续恭然对道,“粮草充足,兵矢无忧,伐楚万事俱备。”

虽然他与刁彦能有些不对付,但是他现在可不能怼回去,理解君王的心思是每个臣子的所必须的能力。

况且,现在伐楚的确是天赐良机,也没什么不对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