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章 剖析  万历新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人适才所言,隐含的意思是四个字“鸟尽弓藏”以我看来,他想多了。皇上对大人并无芥蒂,他又何必悚惧如此,还是太谨慎自守使然。”

“相爷说是变法自万历五年开始,其实光准备工作就做了三年。万历八年才全面铺开,这棘手的事儿且在后头呢。若无相爷坐镇朝堂,这满朝文武还不得打出狗脑子现在皇上离不得相爷,若皇上真有换相的心思,早就开始培养能替换的人选了。”

“现如今王国光和张四维等辈,谁能接手这一大摊子?相爷绝对是多虑不过也不怪他,这一人之下的地位,若无谨慎自守的心,早就跋扈起来,惹得皇上厌恶了。”

正说话间,果然宫中派的太医到了,陪同的中官还带了了皇帝的慰问和补品。姚旷笑道:“我说如何?估摸着皇上是刚得到消息就派人来了,这圣眷还是如旧。”

张敬修听了姚旷的宽慰,心事放下了大半。姚旷就在房中拿出百官谱,开始写写画画,陷入了长考之中。

此时的京师,因揭帖案发,楼台瓦舍的生意当日就火爆起来,各路官员将隐秘些的包间全数订满,要与亲近人抓紧时间交流,判断风向好便于站队。

华灯初上时,刘应节、殷正茂、潘晟、申时行和王篆等陆续到了。张居正强撑病体,在书房与这些变法派核心成员开起了小会。

刘应节、殷正茂这两个总督在变法之后,分别任枢密院副使兼军政部和军训部部长,相当于由文官系统转入了枢密系统,级别也一跃到了从一品潘晟在吕调阳退休后入阁申时行接了他的礼部尚书王篆此际任吏部侍郎,是张党摆布人事的核心,他家儿子与张敬修女儿定亲,政治上完全依附于张居正。

这些人或为张居正同乡、或为其朋友、或为其门生,是张居正可托以腹心之事的张党核心成员。因揭帖案发,张居正也顾不得避讳,必须开这个会,以统一下一步政争的步调。

经过下午的思考,张居正和姚旷都做出同样判断,揭帖案就是针对张居正而来。主事者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张党的重要党羽,张学颜和王宗载钉死,并试图为刘台翻案,进而动摇万历五年廷杖的正当性,为反变法积蓄力量二是通过揭帖案和“空饷案”,暗攻张居正,为后张居正时代做好准备。

而对手发动的主要诱因是张居正年后做的手术。以此际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实施过全麻手术的张居正应该处于“血瘀气虚,疾重难返”的状态随时都有可能一病不起。

几人齐聚后,姚旷稍加解说,众人都深以为然。申时行道:“师相今日在政事堂昏倒,更坚定幕后指使者之心了。”刘应节笑道:“就怕他缩回去,如果此人真以为江陵公行将就木,说不定能露出尾巴来呢。”

王篆其人少有才名,嘉靖三十四年中举,担任县知事七年。嘉靖四十一年辞官参加会试并考中进士,干了两年御史后进入吏部,从基层一直干到侍郎长期的人事工作,造就了他极深的城府。

他沉吟道:“这主事者甚为阴险,刘台之暴毙尽管还没有详情结论,但揭帖案一发,其死于非命的屎盆子就扣在了张相头上而且张学颜本来就在空饷案中自身难保,再加上刘台冤案,那就敲钉转角,彻底死透了。这是集中兵力断我等一指之法而且丝毫没有暴露。”

殷正茂听了他的分析,也深以为然,并从兵法的角度发言道:“这幕后之人藏在暗处,除非到了朝堂势力明朗,我等才能分清敌友,到那时双方势力相当,恐怕已经进入决战阶段了。”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一讨论,按照受益者就是凶手的这一理论判断,王国光、张四维都成了怀疑对象。

对于王国光,张党判断他的精力大部分用在下半身,未必有这个手段而且王国光只要保有富贵就好,早已无意在内阁登顶。也就是说,这个人谁当权他就听谁的,属于中立势力。

至于张四维,尽管在内阁连续当了七八年的小媳妇,也都逆来顺受了。更何况他的接班呼声最高,只要不犯错误就好,何必冒险为此?昔日余懋学的事儿,张四维经历过惨痛的教训,如今还敢做这种事吗?

潘晟道:“有没有可能,这主事者就是想让我们怀疑这两个人?其本意并非要攻讦相爷,而是离间内阁,进而动摇变法局面?此事忽然而起,王、张二人此前也没有任何征兆或者,不能从权斗的方向去看?”

众人都是官场老油条,开始都往权力斗争上去想,没往这个方向去琢磨。潘晟一语道破,张居正一拍手道:“绍芳果然无疑不可问,不愧英才也,此事定是如此!”

众人被潘晟打开思路,俱都觉得很有道理。王篆叹道:“如此一来,更难找出这幕后之人此后行事,后背上也要长一双眼睛了”

刘应节哂道:“我等进入宦海,都知风波恶,谁不在眼观六路,谁不在肚子算计?只不过遇到了英明之主,大变法而图振兴,我等这才志同而道合,欲成其功业而载誉青史说到底,披上这身红袍,就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