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敏从二楼下来。胡志强看到他母亲,问:“妈,你今天不用上班吗?”
胡思敏并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话,她问儿子:“你的饭菜要不要热一下?”
胡志强说:“不用,我都吃好啦。”
在儿子胡志强眼里,母亲胡思敏是个非常精明能干的女性,和他姥姥一样。
聪明能干的女性,少之又少。而胡家,就占了两个。
看到母亲今天在家,胡志强吃完饭并没有着急出门。他跳上楼去,帮姥姥做衣服。
对儿子帮姥姥做衣服这事,胡思敏也不喜欢。男孩子,就应当出将入相,报效祖国。
而缝补衣服的事,显然是女孩子的活。
中午,胡思敏系上围裙,下厨做饭。
吃了午饭,胡思敏到楼上睡了一会儿。
下午两点,胡思敏到文化馆上班,走出桂花巷,胡思敏从包里把那只避孕套拿出来,丢进垃圾箱里。
在文化馆,胡思敏有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上,一盆风信子开得正艳。
年轻演员们都管胡思敏叫胡导。单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叫一个编导为胡导,胡编乱导?有点不尊敬的意思。
但胡思敏并不介意。她坐在办公桌前,恣意地想象着明天晚上,《希望》在工人文化宫盛大演出的盛况空前场面。
市文化馆的编导,总共只有10来个。演员到是有将近200人,有时人手不够,就采取和其他文工团联合演出的方式解决。
因为弘扬正能量,得有非常强的气势。
能演到气吞山河最好。
下午三点,胡思敏和《希望》的近50名演职人员,整齐地坐在训练厅里,等领导接见。
等了许久,并没有领导到来。
剧务出去打听,回来报告,说:“馆长正陪领导接见《红色娘子军》剧组。”
大家顿时像泄气的皮球,情绪滑落到低点。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奴隶的冤头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远处的训练厅里,传来雄壮慷慨的旋律。
李为民副馆长过来,正式通知胡思敏:《红色娘子军》替代《希望》,明天在工人文化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