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鸡同鸭讲  重生之奋斗年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床安装基础。

其二,加工中心基础的周围应该有一道防震沟,避免震动波会传递到加工中心的基座,从而影响加工中心的精度。

听到这项内容,正在记录的梁根林忍不住了,抬眼看着苏离。

“苏总,你这种安装机床的方法我们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咱们为啥要留防震沟,防震沟的地面怎么硬化?”

梁根林诧异的问苏离。

“是啊。我从事机加工那么多年,从来都没听说这种事。”

“机床安装就位只要牢固、基础坚固就行。基础周围有了一条沟,岂不会影响基础的牢固性?”

“老章说得很对。机床基础的一定要牢固,咱们的确不能马虎。”

这时候,几个车间主任都在附和着梁根林的意见。

他们这帮人虽然是老经验的工程师,但从来都没接触过数控机床,更没有接触过加工中心这种高精度的数控机床。

这情况在华国还比较普遍,所有搞机加工的工厂都不重视机床安装基础这一块。

苏离要不是去过德国的工厂参观过,其实也跟他们这些人一样。

是以,他并没有小看这些老工程师。

“按照声波震动的原理,巨大的震动波能量会不会传递到加工中心的基座上?”

苏离只能用物理学的理论知识来推导,把自己提出的注意事项论证一番。

这理念来自德国人的机械加工工厂。

德国人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加工中心的影响,在加工中心基座的周围都设置一道防震沟。

防震沟里还填充一些柔性介质,比如说沙子、锯末、稻草等。

这些介质可以吸收震动波的能量,从而降低震动波对加工中心的影响。

“哦…原来这样。难怪德国人制造的机械精度高。他们原来在这种小细节方面都会如此重视。”

“我明白了苏总。咱们不是要准备搬家吗。我建议咱们把所有机床设备的基础都要重新规划一下。”

听完苏离的介绍,李书堂和梁根林等人都恍然大悟。

按照小老板的这种说法,易天钢构公司的车床、铣床、刨床、镗床等机床,都要重新浇筑基础。

这样一来,这些设备还不如直接搬迁到易天机械公司的新厂房,重新挖坑浇筑基础,重新安装。

见他们已经想通了,苏离又提出一个注意事项防静电。

要知道普通机床都是采用电气控制电路来控制机床,配电箱里都是强电。

而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都是用PLC或者嵌入式芯片电路来控制机床的。

这种设备有点娇气,碰到强磁干扰肯定会出现故障。

既然要重新规划机加工车间的布局,苏离的意思是把防电磁这个环节也要重视起来。

“是,苏总!”

听完苏离的布置,众人都恭恭敬敬的点头保证。

搞技术的工程师就是这样,强者为尊。

此次此刻,苏离不仅仅是老板,而且还是一个技术等级比较高的工程师。

李叔堂、梁根林、以及几位车间主任,此时对苏离更加尊重了。

见事情布置的差不多,苏离朝这些人挥挥手,让他们去准备接收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的流程,筹划机加工车间搬家的计划。

目送这些人离开之后,苏离拿起手机给刘玉打电话。

“刘部长,我听说你认识一个律师是专门搞知识产权服务的,你把他的电话号码发个我。”

电话接通之后,苏离让刘玉给他找来专门从事专利申报的律师。

他认为李叔堂等人刚才的讨论很有建设性。

易天机械公司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准备筹划申报高企的计划。

要是能拿到高企的牌子,经开区奖励50万,市科委还另外有奖励。

这些奖励加在一起,第一年最少也能给易天机械公司挣来一百万元左右的意外之财。

到哪里去找这种好事?

这时,电话里传来刘玉稍稍有些惊异的声音,“苏总,我们公司已经有法律顾问周律师,为啥还要找一个律师过来。”

很显然,刘玉猜不透苏离的想法。

苏离只是简单说了一下理由,并没跟刘玉解释的那么清楚。

挂完电话,他开始编写WNX智能液压扳手的专利文档。

易天机械公司要申报高企,没有发明专利肯定不行,没资格申报。

是以,苏离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

另一边,刘玉动作也非常快,很快就给苏离找到一位叫王军的律师。

下午五点半左右,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的苏离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

那人就是刘玉介绍的王军。

王军在电话里跟苏离约好时间,双方确定在明天的上午见面再聊。

第二天是7月16日,又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大晴天。

上午9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