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麾下都是些骄兵悍将,不是那么好带的。”奇计说道,“大哥自小修道山中,对人间之事不熟,统军之事,可不只是实力强就够了的。”
“二弟这么说,是不是有了打算?”张奎也想到了自己的短板。
“前不久,太师闻仲率军征伐东海,我曾在闻太师麾下多年,深知他的能力,所以想荐大哥去闻太师麾下历练一番。”奇计说道,“待功成归来,再回渑池也不迟。”
“好,我去。”张奎想了想,有了决定。
二弟说的是,自己不能给他丢了脸面,就算要帮忙,也得有真才实学。
“二弟,那我呢?”高兰英问道。
“大嫂女中豪杰,自然一起。”奇计说道,“闻太师是截教三代弟子,金灵圣母的徒弟,而且和不少截教弟子交好,我修书一封,他自然不会委屈了你们。”
“垣儿,这次不会又是一去十余年吧?”老爷子担心的问道。
“爹,您想什么呢?不是谁都能挡住闻太师的。”奇计说道,“这次东海之乱,最多一两年就结束了。”
东海治乱不是太久,闻太师这一去,把纣王压抑的释放出来,而且变本加厉,等闻太师回来,就再也无法压下去了。
时间不远了,姬昌快要死了,姬发也马上要称王了,该做准备了。
再不走,等黄飞虎和比干弄死了轩辕坟的狐狸,被妲己陷害挖心,逼反黄飞虎,他是管呢,还是管呢?
留在朝歌,他怕自己一不小心把九尾狐给拍死。
张奎和高兰英,携着奇计的书信,外加奇计赠与的兵书战策,离开朝歌,追着闻仲的脚步去了。
以他们的脚力,或许追上闻仲时,他都还没抵达战场。
不过平灵王之乱很快就能肃清,期间未有波折,奇计倒也放心。
待张奎离开后,奇计辞别纣王和一众文武大臣,离开朝歌,往渑池而去。
一路过了孟津,度过黄河,旬月工夫便到了渑池。
陕州侯,是之前没有的,新封之国,以渑池为中心,周围还有三个小城。
当然了,说是城,其实就和村镇差不多,没有坚固的城墙,人口也不算太多。
闻仲也不敢把太过繁华的地方封给奇计。
“拜见将军!”早已等待在城外的张武等人立即前来拜见。
没有命令,他们不能入城,免得滋扰民生。
军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这方面,奇计有严格的军令约束。否则一支没有军纪的军队,再强也无法持久保持下去。
“起来吧,尔等继续在此等候,调拨一万大军随本侯入城。”奇计吩咐道。
渑池守将已经得到朝歌传讯,奇计抵达时,没有任何犹豫就交出了印鉴和各类册数,告辞离去。
原本渑池成了封国治所,他是可以留下辅助新侯的,但处于对大商的忠诚,毅然离开。
这种人还不少。
尽管纣王无道已经传开,西伯侯姬昌的贤名传遍天下,但对大商忠诚的文武从来不少,就算西岐兵临城下之际,也依然有豪杰出面,欲挽狂澜于即倒。
一军主将,一城长官,和一地诸侯是不同的,前者有大商为依靠,而后者只能自食其力。
陕州绝不是什么好地方,人少、地小,作为陕州侯,奇计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陕州的经济发展起来,否则仅仅依靠渑池小县,连现有的五万大军都养不起。
他麾下这只大军,能保持巅峰战力,花费可不小。
没有人才,只能先自己培养,好在现在只有一城,事情也不算太多。
到了渑池,奇计首先做的,就是派兵清剿周边的野兽,制造出一片安全地带。然后派人出城垦荒,拓展农田,最起码让后勤供应的上。
然后就恢复老本行,培养锻造人才,意欲把渑池打造成新的武器铸造基地。
现在他已经有资格向朝歌的权贵说不,再没有人能把他逼出去。
但这事不是他想要做的,因此十分期待张奎回归,好把这一摊子事交给他,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晃数月就过去,已经到了冬月,天寒地冻之际,西岐突然传来一个消息。
姬昌去世了。
这位熬死了数代商王的人杰,终于死去,享年九十七岁,有子满百。
其次子姬发即位称王,追封姬昌为文王,拜丞相姜子牙为仲父,野心勃勃窥视大商神器。
姬昌的死,让纣王终于放心,这个让他祖父、父亲都忌惮的西伯侯终于死了,这下可以放心了。
当年他祖父文丁囚禁姬昌的父亲季历,导致季历绝食而死,可是让太难下哗然,因此即便是纣王,在诛杀四大诸侯时,也考虑到姬昌的贤名,放弃了杀死的原计划,将其囚禁于羑里城,七年之后,直到姬昌九十多岁了,才将其放回。
因此,就算知道姬发称王,纣王也只认为姬发是黄口小儿,姜子牙只是一介术士,不足为虑,甚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