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6章 大明士官学校  穿越崇祯搞改革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城西苑,玉熙宫,北海岸。绿树掩映,和风习习……

崇祯侧卧在一个硕大的竹塌,惬意的看着海子边,一群皇家娘子军小女孩们,在玩耍,在歌唱,唱着自己不久前教给她们的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宫殿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已经是崇祯元年的中秋了,西苑玉熙宫,值守的五十个娘子军小姑娘,是在一万多娘子军学员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一个个的都是娇美如花,聪明伶俐,莺莺燕燕的活泼可爱……

女孩们,有的划着小船采莲子,有的在垂钓,有的在戏水……不久前下了一场雨,海子里,水质充盈,久旱的鱼儿们迎来了甘霖,不时的跃出水面,和着女孩们的歌声在欢呼……

望着小女孩们优美的小腿,白生生的小脚丫,谁说穷人家的丫头不优雅,不漂亮,几个月的宫廷生活,不,是校园的生活,养成了一群白花花儿……

谁还记得在几个月以前,她们大多还是穷苦匠户家的女儿,蓬头垢面,食不果腹,赤着脚丫,黑不溜秋的样子……

西苑的皇家近卫军训练营,各种设施、人员、配套机构,愈来愈完善,初具军校的规模……

士官学校,大明的士官学校,后世的美国有西点军校,那么,朕,就在京师皇城的西苑打造出一个大明朝的皇家士官军校……

就以皇家近卫军、皇家娘子军,还有数万的匠户家的适龄学童为基础学员。从禁军官兵中抽取优秀的军官为军事教员。从太学生和宫廷的太监宫女中抽取文化教员。从武英殿设的宫中修书处和五军都督府的勋贵武将里选取高级教员,由皇家宫廷再发一份授课补贴,美其名曰教授……

崇祯皇帝自任军校校长,内阁首辅徐天启为训导主任,孙承宗、孙元化、宋应星、茅元义为副校长。

军事教材开始是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还有茅元义的《武备志》。

崇祯又组织编写: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花木兰,以及杨家将等故事为课文,尽量使用白话文,此为政治品德教育,在这个时代,忠君爱国还是必须的,是首要任务。

编写:天文地理,地方人文秩事,十万个为什么,普及自然常识。以后还要加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只是具有近代知识的人才缺少啊,教员都没有……

编写各种条令:队列、操练、行军、安营、侦察、作战、决策等,一切实行条例化。

只是近卫军的学员们还小,只能一步步的教育成才……以后还要分科: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侦察科、辎兵科等等,千头万绪只能慢慢的来。

下一步就是整顿京营,整顿边军,先军官,后士兵,轮流到军校受训,最终是要打造出一支近代化、全火器的大明国防军……

整个夏天,崇祯皇帝就泡在皇城西苑,早晨,和近卫军、娘子军学员们一起跑操,甚至一起站队列,拔军姿……

午,是在兵工厂、机器厂,或者特种冶金厂,和宋应星、还有工厂的技师们一起研究、改良生产工艺……

下午,就是在玉熙宫内批阅奏折,政务不能耽搁啊……再有时间了,就是撰写军校的课文教材……崔莺莺、赵小兰、李春丽、孙妞四人,还有在玉熙宫值守的五十个娘子军,自然是近水楼台,学习,领悟最多了……

只要有空闲,有了时间,崇祯就会把军校里学习优秀的学生们集中起来,亲自给他们讲课,讲天文地理,讲英雄故事,讲自然常识,兴致来了,还会亲自带着他们做一些物理、化学的小实验……

孩子们,最喜欢听崇祯给他们讲十万个为什么了……为什么会打雷下雨?我们人类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大星球,叫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有冥王星等无数个小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沿着各自的轨道在公转,周而复始,已经有了几十亿年……地球的海洋占了七成的面积,海洋里,大地的水经过太阳晒就会蒸发,进入到了大气层中,经过大气环流,不均匀的输入到了世界各地,遇到了适宜的条件,就会下雨……

说到下雨,就要提到水的三态变化,正常的温度下,水是以液体存在的,我们可以用来洗脸和做饭,可以用来灌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