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嗯。”杜荷点了点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看,一股墨香问扑面而来,只见书上的每个字都格外清晰,排版工整,看着就让人很舒服。
杜荷又翻了几本,都非常满意,将书搁下,道:“七天之内,将市面上常用书籍每一种都印刷一百套,七日之后,书斋开张。”
“喏!”所有人齐声领命,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之色,对于这些书籍,他们也格外期待。
……………………………………………………
杜荷终于等到了书斋开张的日子,书斋就在西市,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他特地请来舞狮队,在店铺门口舞狮,书斋的匾额被红绸遮住,红绸末端垂落下来,到时候,只要杜荷轻轻一拉,就能揭幕。
杜荷站在店铺门口,望着四周在看热闹的众人,心里充满了期待,很快,锣鼓声结束,舞狮队退下了,杜荷站在廊阶上,朝众人叉手行了个礼,扬声道:“诸位,我今日店铺新开,多谢各位前来捧场。”
这时,一个熟悉的面孔从人群里钻出来,朝着杜荷高呼:“败家子,你居然亲自开店铺了,咋滴,家里钱都被你花光了?”
唐朝官宦之家虽然大多都做生意,但一般不会亲自参与,而是让信任的亲戚去操办,否则会被官场同僚嘲笑,杜荷亲自做生意,这确实有点犯忌讳。
而这个嘲笑杜荷的人,正是杜荷昔日好友,赵节,长广公主之子,长安城有名的纨绔之一。
赵节和杜荷曾经都是长安城里出类拔萃的纨绔,二人几乎是不分伯仲,宛如卧龙凤雏。
但自从杜荷卖田的事情传出来后,赵节便瞧不上杜荷了,认为杜家是真的不行了,估计杜家很快就会被杜荷败光,于是特地登门言语羞辱了杜荷一番,与杜荷划地绝交。
杜荷见他在这里带节奏,微微皱眉,他懒得跟这种小人计较,可是这货便如一坨狗屎一样,你不理他吧,他就一个劲地恶心你。
杜荷灵机一动,展颜笑道:“对啊,家里没钱了,我出来做点生意,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哈哈哈……”赵节闻言狂笑起来,笑得有点岔气,待他稍定,便揶揄道,“你还是省省吧,你不败家就算不错了,还想赚钱,大白日就做梦。”
杜荷摆出不服气的架势,道:“我若是赚到钱了,怎么说。”
“赚到就赚到咯。”赵节也不笨,现在还不知道杜荷是做什么生意呢,他自然不会随便放话。
一旁有人叫起来:“杜少郎,你这店到底卖什么的?快扯下幕布,让咱们瞧瞧店名啊!”
“对啊对啊,快让咱看看吧……”
许多人都附和。
“如各位所愿!”杜荷微微一笑,抬手抓住垂落的红绸,用力一扯,红绸被揭开,露出下面的匾额,四个大字——广文书斋。
“书斋?!”所有人都惊呼起来。
为何惊呼,杜荷可是出了名的纨绔,不学无术,还有败家子的名号,这货虽然识字,但在文学一道上,那简直是一塌糊涂,他居然开书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笑话。
“书斋,居然是书斋!”赵节再次捧腹大笑起来,“败家子,你是要笑死我吗?啊哟,不行,我肚子疼,肚子疼……”
待他笑够了,杜荷皱眉不悦问:“我开书斋怎么了?”
赵节终于忍住了笑,平复了一下气息,嘲弄地说道:“你咋不开个医馆,你亲自坐堂,治一个,死一个,治两个,死一双。”
“哈哈哈哈……”众人闻言,均都哄堂大笑起来。
杜荷装出一副愣头青模样,瞪眼怒叫:“莫要瞧不起人!我的书斋定能赚钱!”
他这副模样,众人笑得更欢了,赵节笑得打跌,道:“你开书斋若是能挣钱,日头就要打西边出来了,哎哟,笑死我了,喘不上气了……”
杜荷怒叫起来:“你敢与我打赌吗!”
赵节闻言笑问:“如何赌?”
杜荷道:“就赌我十日之内能卖出多少卷书!”
“这赌法有意思。”杜荷来了兴致,道,“我赌你十日之内,最多能卖出十卷书,不能再多了。”
杜荷冷哼:“我若是卖得超过十卷呢?”
赵节也不笨,想了想,道:“你若是为了赢我,故意压低了价,那我也没办法。”
杜荷道:“我今日书斋中的书卖什么价,将来三年之内都不会变价。”
赵节眯眼道:“当真?”
杜荷傲然回答:“自然当真!”
“好!我就与你赌一把了!”赵节觉得这是一个羞辱杜荷的好机会,而且还能赚一笔钱,于是便问道,“彩头是什么?”
“一千贯,敢不敢赌!”
“有何不敢!”赵节道,“谁有纸笔?”
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上前道:“我这里有。”说着从自己随身带的一个小包里取出笔墨纸砚。
赵节道:“口说无凭,咱们立字为据,以免抵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