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章:有人闯府  败家子闯大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人,李世民给与高官和黄金等等重赏,孙思邈分毫不取,飘然离去,在长安留下了无数传说。

现在谁要是敢说孙思邈的证词不足信,李世民绝对能把他嘴里的牙拔得一颗都不剩。

满殿文武大臣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皆都好奇,向来以纨绔出名的杜荷怎么突然间立下了如此大功,又是剿匪又是平定瘟疫,还创出如此惊世憾俗的牛痘疫苗,此疫苗若是当真有效,可以想象,用不了十几年,大唐将不会再有天花,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壮举,此功劳,就算与诛灭敌国的战功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李世民去泰山封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世民脸上的笑意越发浓烈,问向群臣:“诸卿说说,这杜荷当如何赏赐,才配得上如此大功?”

群臣闻言再次议论起来,若是旁人,赏赐倒也不难,但杜何年方十五,尚未行冠礼,封官吧,没法封,给钱财吧,太俗,当真难办。

这时,魏徵出列道:“老臣以为,可为杜荷封爵。”

魏徵是朝堂大佬,也是出了名的杠精,平常朝议,他要么是最后发话,要么就是抬杠,与同僚抬杠,与李世民抬杠,几乎从未见过他主动为封赏之事发言,可今天他一反常态,居然主动为杜荷请封,而且是封爵,要知道,在大唐,封爵远比封官难。

李世民也没料到第一个发言的是魏徵,有点惊讶,但魏徵的建议,也正是他心中所想,遂点头道:“如此大功,封个国侯都不为过,只不过……杜荷年纪尚浅,朕觉得,先封他为长安县子,诸位以为如何?”

太医院院正刘芳林高声道:“陛下,事实尚未查明,不可急于封赏,臣奏请陛下,将牛痘疫苗法交于老臣,老臣愿意亲试牛痘疫苗法。”

刘芳林还是不愿相信这世上真能有人想出对抗天花的法子,就算有,也应该是孙思邈或者太医级别的,绝不可能是杜荷这种毫不懂医术的纨绔恶少,他这次一定要眼见为实,方肯相信。

李世民见他这个时候还煞风景,不太开心,但刘芳林的建议也不算错,他缓缓道:“这奏疏中并未写明牛痘疫苗法的详情,想要知道牛痘疫苗法,须等杜荷回长安,方能尽知。”

刘芳林道:“那便要等到杜荷回长安,献上牛痘疫苗法后,再论封赏之事。”

褚遂良出列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于志宁附议。

“老臣也附议!”孔颖达附议。

……

接二连三有人附议,李世民转头望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交换了一个眼神,双双出列附议。

李世民见他们二人都附议了,便点头道:“既然诸卿都要眼见为实,那便如此吧,待杜荷回长安献出妙法后,则按魏徵所言,为杜荷封爵,其他赏赐,容后再议。”

群臣齐呼:“陛下圣明!”

………………………………

杜荷尚未到长安,名声已经到了长安,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杜荷创出的牛痘疫苗法,毕竟这种疫苗能够防疫天花,这种造福万民的大事,百姓们岂能不关心。

曹小金坐在卦摊前听着四周百姓都在议论杜荷,不禁捋须轻语:“牛痘疫苗?他不是去慈县寻死去的吗,为何会弄出个这玩意来?还能防天花?有意思……”

杜荷一路风尘仆仆赶回长安,回到家后,先洗个温水澡,换上新衣服,大吃一顿,洗完吃完,已经天黑,上床美美睡一觉。

他这一觉,睡了足有近六个时辰,隔日起床时,已是辰时四刻。

起床洗漱,吃朝食。

唐人每日只吃两顿,分别为朝食和哺食(早饭和晚饭),朝食在上午九点左右,哺食在傍晚五点左右,一般人吃朝食都颇为清淡,多为面点清粥小菜,但杜何路上饿坏了,昨天虽然海吃了一顿,仍觉不过瘾,现在朝食就要吃肉,厨房急急忙忙为他煮羊肉。

杜何喜欢在院子里吃饭,在院子里搁一张石桌,热气腾腾的羊肉端进偏院的石桌上,杜何抓起一根羊腿,就是猛啃,虽然味道一般般,但是很爽。

杜何正吃得起劲,门房王小年快步走进院中,向杜荷禀报:“少郎君,有人递拜帖。”

王小年是王大年的堂弟,只比王大年小两个月,为人颇为活泛,所以做了门房。

杜荷道:“我满手都是油,你翻开让我看看。”

王小年翻开拜帖,上面只有寥寥数字:“杜公故人来访。”落款是“李家二郎”。

“就这?”杜荷觉得这拜帖也太敷衍了,不太想见,但是,他还是要问一问,“有礼单吗?”

古人规矩大,拜访别人之前,不仅要递拜帖,还要递礼单,拜帖是说明来意的,礼单则是送礼清单,以表示来访的诚意和礼数。

礼单不一定要多少,但礼轻情意重嘛,杜府曾是宰相门第,来杜府拜访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