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和南越之间的问题,就类似这种情况。
要是真打起来,别说双方人口基数、后勤能力、兵力,乃至于综合实力的差距了,光是双方部队战斗力的差距,就能让‘国民数十万’的整个南越政权,被千把汉军将士追着砍!
虽说岭南之地,自春秋时期就有善于锻造兵器的优势,但兵器的大规模量产,还是很难出现在南越的。
——要知道即便是传说中的神兵利刃:干将、莫邪两把剑,在干将、莫邪这两位顶级铸剑师手里,也锻造了足足三年之久!
以这个数据为参考,就算南越有一千个干将、莫邪夫妇那般的铸剑大师,南越要想装备出一支一万人的全青铜武器部队,也需要足足三十年···
所以实际状况是:南越军队中,除了留有前秦之时,任嚣所率领的征南大军所‘遗传’下来的一小批,数量基本不超过四位数的前秦青铜武器之外,绝大多数士兵的武器,都还停留在石器甚至是木器时代。
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对于南越的问题,汉室显然可以选择一劳永逸,一路横推完事。
但让人无奈的是,要想让汉军将士健健康康的抵达南越,并真刀真枪对上南越军队,可谓是难上加难···
——要想将长安的中央部队送到长沙-南越交接的五岭地区,沿途道路、气候的变化,几乎不亚于闯关游戏!
首先,便是从长安东行千里出函谷,踩上关东大地。
这一下,部队就算是从后世的陕西地区,踏上了河南郑州一带。
而后,便是沿经过洛阳,自荥阳-敖仓一线入梁国境内,而后折道南下。
要知道此时的气候,与后世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后世已经适宜人类居住的两广、两湖地区,此时还是大片的热带雨林!
从清凉干燥,海拔稍高的陕西地区,一路步行到闷热湿润的热带雨林,光是水土不服,就能让征越大军倒下一半!
前年周灶率军南下时,征越大军所遭受的经历,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这还只是从长安赶到一线战场,还没算打仗的部分!
——长安的部队到达长沙-南越边界后,这仗并非是想打,就能打的起来的~
有五岭和原始热带丛林为天然屏障,南越完全可以龟缩不出,把整个北方防线,都扔给热带雨林+南方五岭的天险。
这样一来,为了对南越造成实际意义上的打击,已经一路精疲力竭南下,还在和水土不服、温湿瘴气,以及蚊虫蛇蝎斗争的汉军将士,就要再翻过五岭,钻过热带丛林,才能踏上南越境内。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且先不提还能有多少汉军将士保持战斗力,光是岭南地区,那比长沙还要闷热潮湿的气候,就能让最后仅剩的汉军将士,彻底累趴在南越境内。
到了那个时候,仗打输了事儿小,汉室中央威严扫地,关东诸侯‘看透中央虚弱的纸老虎面目’,内联诸侯外结匈奴,那才是真正让的汉室焦头烂额的乱局。
所以,无论对赵佗的朝三暮四有多么恼怒,对陆贾的所作所为有多么愤恨,刘弘都必须承认:除非有直升机空降部队,亦或是海陆两栖登陆部队,否则,南越的问题,就绝对不存在‘武统’这一个选项。
——倒也不是做不到,只是相比较于收获,武统南越的损失,对如今的汉室而言,实在是太大了些···
去年关东乱起,刘弘纵是有心防备一下南越,也是派了受气候影响更小、更适应南方闷热温湿气候的淮南国部队。
但这种事让诸侯国去处理,一次两次还好说,要是形成常态,也就要出现新的问题了。
——万一刘长那个肌肉男脑子开窍了,和赵佗愉快的玩起‘养寇自重’的把戏,那刘弘就笑不出来了。
真要那样,汉室今后面对的,就不是岭南的敌对势力,而是势力已经探出五岭,前可攻略关东、退可据险而守的又一个战略敌人!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事,刘弘自然是做不出来。
在历史上,南越问题正是通过陆贾两面交好,在中间两袖善舞,一边让汉室接受赵佗时不时称帝是cosplay的欲望太强烈,一边又劝赵佗‘装装样子就行,别来真的’,一点点度过汉室的贫弱期,最终把南越王赵佗活活熬死做为句号。
在历史上的武帝猪爷时期,汉室对外的战略路线也是简单粗暴——小鱼小虾都仗着匈奴人蹬鼻子上脸,那就把匈奴先干趴下!
果不其然,霍骠骑一朝马踏龙城,冒顿、老上之遗骸被挫骨扬灰,匈奴帝国轰然倒塌,汉室周边各地区便争相来朝称臣,为汉妻妾。
这其中,甚至还出现了原始版本的‘藏拙自保’之典故——夜郎自大。
而这一世,刘弘对于汉室的未来战略,却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必须承认的是,与历史上兵精将广、粮草富足,马匹充沛,国家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