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酂侯、留侯言高皇帝:汉卒伐越,无异于秦卒伐楚!”
陆贾此言一出,刘弘的身体顿时肉眼可见的一紧!
就连颌骨,也因为刘弘紧要的后槽牙,而肉眼可见的高高隆起。
陆贾嘴中的‘楚’,自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熊楚、荆楚,亦或是后来的项氏西楚。
而是秦末战乱之中,首先在大泽乡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陈胜所建立的张楚!
后世妇孺皆知的那句‘大楚兴,陈胜王’,说的就是此‘楚’。
作为推翻秦之暴政,为汉室夺得天下打下基础的‘义王’,被高皇帝刘邦追谥为‘楚隐王’的陈胜,在汉室舆论中自然是正面人物。
但陆贾此语中的意味,却几乎称得上是‘居心叵测’了!
作为第一个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灭秦’一说的首倡者,陈胜在秦末起义军中,拥有者无可比拟的地位。
对于当时的秦廷而言,陈胜之死,看上去确实引发了天下各地诸侯并起、群起而伐秦的风潮。
但真要了解秦末汉初的历史,就不会有人认为,陈胜在秦末起义中,具有多么重大,或者说,多么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如刘弘在前一世,听老教授发的牢骚一样:秦末的时代背景,早就是一个装满TNT的的炸药桶了!
就算没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也会有李胜张广、赵胜孙广起兵造反!
退一万步讲,哪怕全天下的农民,都没能出一个吼一嗓子的某胜、某广,那些本就蠢蠢欲动、为乱地方的故六国残余势力,也早晚会发起对秦政权的冲锋号!
说到底,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只是给了天下人一个提醒,以及一个借风燎原的火星而已。
真正在反秦起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项羽、楚怀王这样的故六国贵族之后。
只一点,就足以证明此说。
——从陈胜于大泽乡起义,到占据陈留、建立张楚政权,到陈胜败亡在秦将章邯手下,前后不过才六个月时间!
而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陈胜起义大军扫了个一干二净的章邯,却是以多打少,败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之下。
说白了:在前后将近三年的反秦起义斗争中,总共蹦跶了半年的陈胜,只是起了个‘打样儿’‘起头’的作用。
后面的关键性战役,如歼灭王离长城军团、章邯大军的巨鹿之战,以及其他面对秦廷主力的战斗,都是由楚怀王领导下的‘六国贵族集团’完成。
而起义发起者陈胜,则只是举了个旗,沿途打下了几个县的乡丁村勇,在陈留自立为王,然后就狗带了。
在刘弘对此有明确认知的情况下,再去听陆贾方才那句话,其中意味,就不可谓不深了。
按照陆贾的话意,秦最终败亡的原因,是因为陈胜被章邯击败生死,从而引起了天下人的‘反秦斗志’!
光此一点,就足以看清陆贾的屁股,究竟有多歪了。
——合着陈胜吴广揭竿造反,秦廷应该灭其军而得其王,却不杀乱贼头子陈胜?
光从这一句话中,刘弘就闻到了满满的恶臭味!
什么‘只要仁以待之,必能感化’的歪门邪说,都能被陆贾这样的腐儒肆意滥用!
真正让刘弘感到怒不可遏的,还是那后半句话。
——汉伐南越,等于秦伐张楚?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刘弘就已经有了愤然抬脚,一脚把陆贾踢飞,到后世党校进行学习改造的冲动!
陈胜反秦,那是造反吗?
那特么是起义!
是反抗暴政!
照这说法,合着赵佗称帝也是‘起义’,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安康,起兵造反,讨伐‘暴汉’了?
这样的政治觉悟,居然出自汉室最高外交领导人之一口中,这让刘弘惊诧之余,不由感到无尽的恼怒。
“还是思想觉悟不达标啊···”
“党校的建立,也得开始着手策划了···”
暗自将此事记下,刘弘便冷脸侧过头,只‘默认’陆贾继续说下去。
倒不是说,对于陆贾‘将汉室比作暴秦、将赵佗比作陈胜’的言论,刘弘没有意见。
而是陆贾话里话外,隐隐有了一丝‘以儒学洗脑刘弘’的意思。
而刘弘今天不惜大费周折,陪着一个准叛国贼演这么一场戏,也恰恰是在等这一个时刻。
见刘弘虽隐有怒色,却并没有驳斥自己的意图,陆贾心中更加安稳了下来。
——这都能忍···
“果然,陛下年纪尚轻,心智未熟,尚有教诲之地···”
暗自盘算着,陆贾稍一喜,便顺着先前之语,继续试探着,以‘留侯、酂侯’,乃至于‘高皇帝’的马甲,表达出自己对南越问题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