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之外,诸侯王对国内其他所有官员,都有自主任命权。
而作为一地封主,诸侯王自然会派信得过的人,去占那些千石乃至于两千石的高位!
可若是六百石,一千石乃至于二千石以上官员的任命权,被收回中央呢?
——长安朝堂可直接管控的位置,将直接多出三分之一!
光千石以上的位置,就会多出数百个!
这对于朝臣百官而言,无疑是绝无仅有的好机会。
——在长安都六百石,外放总不能还是六百石吧?
那在长安为一千石的人,替天子去监督诸侯,自然也要二千石的位置才行。
即便不考虑这些现实因素,刘弘‘削诸侯权’的提议,也必然会得到朝堂的一致支持。
——揽权。
不顾一切、不问缘由的揽权,是官僚与生俱来的本能。
“陛下圣明~”
百官再一回礼,刘弘便将最后一件事,当着朝臣百官、宗亲,乃至于土、谷二神的面道出。
“孝惠崩,先皇继位,临朝四年而夭亡。”
“名不正则言不顺;先皇无定论,则朕得位不顺也。”
“午时朝仪,还请诸公拟先皇之定论,以正礼法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