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洗清自己‘私藏敖仓之粮’的嫌疑。
——唉···这帮睿智啊···
——敖仓米粮数百万石,老子就是要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藏得啊?
——都是一个爹生的,这帮兄弟,怎么就这么睿智呢···
暗自腹诽一番,刘章目光尴尬的抬起头,看了眼身前,仍旧紧攥着自己衣领不放的刘则。
见此,刘则也终是愤然甩开刘章的衣领,却并没有退回座位的架势。
“寡人便闻,汝能出何言!”
衣领终于被松开,刘章不自在的整理了一番衣袍,强自按捺下怒火,将今日之事次序道出。
“辰时,臣奉大王之命,率卒二万以抵敖仓。”
“至敖仓,臣便遣斥候探骑尽出,以查敖仓防备;然斥骑皆言:敖仓方圆五里,不见一兵、一卒···”
说到这里,刘章的面色也逐渐沉重起来:“臣疑,复遣亲信往,所探者亦如是。”
“臣遂携卒遣人近敖仓,果无敌卒;畅入之敖仓,臣再三查探,终未见米粮稍许···”
“臣惊,遂遣使回禀,而后臣至···”
言罢,刘章终是有些沮丧的低下头,不着痕迹道:“大王疑臣私藏,然敖仓之粮何止百万石?”
“纵臣欲藏私,亦无存粮之所啊!”
“纵得存粮之所,臣所率军卒不过二万,便是尽用之以运粮,亦当以一卒而挪粮米百石···”
说到这里,刘章的面色便有些别扭起来:“百石之粮,便是运至十步外,亦非一日之功啊···”
听着刘章的解释,帐内众人面色不由都尴尬起来,望向刘则的目光,也隐隐带上了一丝复杂。
——差点被这货带偏了!
敖仓存粮,那可是数百万石!
哪怕全烧了,也得大火连绵旬月!
即便刘章派两万人去运,人均一百石来算,那得搬到什么时候?
寻常人家出门买粮,便是壮年男子,能抱动一石米粮回家就不错了!
一百石···
直到刘章解释过后,众人才稍稍反应过来:说刘章把粮食藏起来了,好像根本不现实啊···
“许敖仓存粮无多,朱虚侯恐麾下之军不得饱腹,故分儿食之···”
“刘信都!”
角落处传来的一声低语,顿时惹得刘章横眉倒竖,取下敖仓却没得到粮食,以及被刘则当着众人的面攥住衣领的憋闷,一股脑倾泻在了这位悼惠王第六子身上。
“若非尔等瓜食军粮,吾大军何至于今之地步?”
“如此未及之秋,竟还敢言语中伤于吾?而可还有颜面,于与九泉之下应哀王之问?”
怒气冲冲的咆哮着,刘章猛然一把刀:“可是要为兄,于众昆季当面剖腹开肠,以证清白邪?”
随着刘章的咆哮声响彻军帐,帐内众人不由纷纷低下头,羞愧之余,亦是冷静了下来。
就连刘则,也是若有所思的回到了上首的位置,缓缓坐了下来。
事已至此,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奇袭敖仓,使军粮得到补给、使长安陷入困顿的战略意图,已经彻底失败!
这种情况下,应该纠结的不是‘敖仓里的粮食去哪了’,而是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就见刘则哀叹着摇了摇头,满是苦涩的起身,对着刘章沉沉一拜。
“寡人···”
“唉···”
刘则话到嘴边,看着刘章那饱经风霜,甚至自睢阳启程起,就再也没顾上清晰地脸庞,却是如何都开不了口。
最终还是在场的其余兄弟中,年纪最大的刘宁国站出身,替刘则向刘章说道:“敖仓无粮,大军断粮亦久;大王急火攻心,方有失当之举。”
“值此大敌当前,生死存亡之际,万望朱虚侯莫挂怀,以大事为重,以大局为重啊···”
刘宁国话音落,刘则亦满是羞愧的望向刘章:“朱虚侯劳苦功高,寡人竟如此呆之,诚寡人之过也···”
“朱虚侯劳苦,还请为大王谋划!”
随着众人齐齐一拜,刘章终是苦涩的吐出一口气,然后将刘则扶起。
“大王信重,臣自当忠之;不敢有他念···”
——在看到敖仓内空空如也的府库时,刘章便已经预料到,大军将陷入怎样的困局了。
大军从睢阳遣行至此,可谓是深入敌后;而之所以要如此冒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敖仓获取军粮补给!
可如今,空空如也的敖仓,将齐军此行首要战略目标化作泡沫;大军非但没有得到军粮补给,反而陷入了极其危险的位置。
前后洛阳、函谷,后有睢阳的灌婴十万大军,这样的状况下,每拖一天,就会多一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