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44章 明修栈道  少帝成长计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南两个方向被堵死,北面更有车骑大军枕戈以待,即便齐军突破灌婴驻守的睢阳防线,也还有荥阳的申屠嘉大军,以及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等候在齐军西进的道路上。

简而言之:无论睢阳战役结果如何,长安都不会大乱阵脚。

得知这个巨大的包围圈已然形成之后,灌婴恐怕也不敢再首鼠两端。

但军国之事,就怕万一——万一灌婴被逼急,一咬牙一跺脚,和叛军合为一处,转头来西取荥阳,乃至于叩关函谷,都会使关中产生巨大的动荡!

“陛下虽得兵阵之形,却尚未讳军国之要啊···”

暗自盘算着,众人纷纷将目光撒向堪舆之上,暗地里组织起语言。

——陛下年少,不讳战事,指点一番也是好的嘛···

带着这样的打算,郦寄瞅准机会抢先出身,拱手一拜:“陛下之策以就近取兵,攻守皆可决,尽得兵法之要。”

按惯例,郦寄毫无吝啬的指着堪舆夸赞了一番——陛下嘛,这个年纪有如此心智已经很不错了,该鼓励还是要鼓励的。

但别说其余众人了,就连刘弘,都已在郦寄吐出第一个字的时候,等候着那个必将到来的‘但是’了。

“然···”

如刘弘所预料的那般话头一转,郦寄再恭敬一拜:“然大略虽善,其细微之处,尚有不完足,臣斗胆,以述愚见。”

得到刘弘点头默认后,郦寄直起身,面向众臣。

“陛下以四面之围堵困齐贼,虽面面俱到,然患亦于此。”

“倘使齐贼知其已陷四面之围,自当军心大乱;然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贼知其陷重围,恐未必坐以待毙。”

“夕鲁王破釜沉舟,大破秦章邯、王离大军;淮阴侯背水一战,亦曾以弱胜强。”

“故垓下之战,淮阴侯以十面埋伏击鲁王,行围三缺一之阵,乃欲与鲁军一线生机。”

言罢,郦寄来到堪舆前,双手环抱于腹:“今齐贼大军虽号称二十万,然可战之卒不过五万;睢阳却有大将军十数万之兵相阻。”

“若贼知四面之围,则当如鼎中之鼠,穷寻解困之法。”

说着,郦寄转过身,在睢阳以西、以东各点了一下。

“荥阳得淮阳守驻之,然兵不过万五;丰沛之地虽狭,然隆虑侯将兵者恐亦不过数万。”

“倘贼为围困所迫,勿攻睢阳,取道下邑,击荥阳而取敖仓,则天下大乱!”

“便使荥阳得守,敖仓得固,贼亦可东至丰沛猛攻之,则国朝颜面尽丧;陛下亦或蒙羞于高庙···”

躬身一拜,郦寄便直起身,对刘弘面色郑重道:“臣意:加兵于荥阳,以助淮阳守固敖仓不失;再以车骑将军援丰沛,以保高皇帝龙兴之所安宁!”

“及至齐贼,则当驱至赵地,再缓图蚕食为上。”

听闻郦寄的提议,众人都陷入短暂的权衡之中。

最终,御史大夫张苍最先开口:“臣以为,中尉所言甚得兵法之要;或可采之。”

不过片刻,其余众人也都纷纷出列:“臣等皆以为,中尉所言,实老成谋国之言。”

看着众人齐声附和,再回味一番郦寄的提议,刘弘不由点了点头,对郦寄的专业能力表示了认可。

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围住叛军,确实如郦寄所言,可能会导致叛军慌乱之余,衍生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斗意志。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狗急跳墙。

荥阳又身负敖仓,乃至于江山社稷之重,却只有申屠嘉麾下的一万五千名淮阳郡兵驻守,以及从长安赶去的彻侯勋贵,带着其家兵协防(惹事)。

丰沛关乎汉室法统,驻守的周灶大军,兵力同样不足三万。

反观叛军,虽然可战之卒不过五万人,但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那十数万随军民夫、青壮,也同样能挥着戈矛剑刀,乃至于棍棒,杀向荥阳或丰沛。

郦寄‘放开一道口子,将叛军赶到赵地围剿’的提议,也确实属于相对好的办法——赵地多山川丘陵,地形对于围剿颇为有利。

但那样一来,赵地只怕要被穷途末路的叛军祸害的不成样子了···

“中尉所言,甚善。”

“然于荥阳,朕亦有所铺排···”

淡笑着向郦寄表达认可过后,刘弘便似笑非笑的望向一旁,已有些呆愣的田叔。

“八月朔望朝,朕与朝公议,拟以今岁之新粮,替敖仓之陈米。”

“今已过旬月,还请少府将替粮之事,详告与诸公知。”

言罢,刘弘洒然一拂袖,回到了不远处的御榻之上。

殿内众臣也不由将疑惑的目光,撒向一旁呆若木鸡的田叔。

只见田叔复又呆愣片刻,旋即一激灵,略有些狼狈的擦了擦额角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