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27章 南越武帝  少帝成长计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的渠道,无疑是踩到了赵佗的痛处。

在过去这十几年内,赵佗早就单方面宣布了脱离汉室,携整个南越独立,并不再接受长安下达的指令。

半年之前,得知那个令人咬牙切齿的女人即将死去之后,赵佗更是脑袋一拍,以统合百越之地为志,自号南越武帝,出入称警!

果不其然,赵佗称帝一事,果真引来了吕太后的暴怒——黄屋左纛都还没打造完成,周灶大军,便已进入了处于汉越边境的长沙国境内。

当是时,赵佗第一时间召集大军,赶赴南越与长沙国交界处,意与周灶大军决一死战!

在民风彪悍的越地,只有强大者,才会得到尊重和追随!

所以在赵佗看来,这一场仗,是南越并吞百越,统合岭南的绝佳之机;只要打败周灶,乃至于只要击退,赵佗在南越的威望就将空前高涨,百越合一之事,也将成为秦扫六国那样的滔滔大势,不可阻挡。

但最终的结果,却大大出乎赵佗所料。

周灶大军还没来得及成为赵佗王霸之业的垫脚石,就已经被南方的湿瘴给打败···

之后吕太后驾崩,长安又发生了一些让人看不清的变故,再之后,便是上半年,汉室内部又闹了内讧,周灶大军北撤···

而赵佗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周灶北上中原,然后泄愤般攻下长沙边沿的几座县城,随后无奈撤回岭南。

只此一战,就将南越的大半家底掏空;粮米军械损耗不计其数,最终却连周灶大军的衣角都没摸到。

赵佗意料之中,将汉室中央大军驱逐出长沙国,底定南越在越地的威望,奠定自己统一大势的意图,却随着周灶大军的撤退而烟消云散。

数十日来,赵佗都将自己关在了深宫之中,远眺着北方的故乡唏嘘感叹。

也就是今日,原本应当用于巡视百越之地的黄屋左纛打造完成,才让赵佗郁结的眉眼舒展了些。

身为秦将,对于秦统一天下的依仗,赵佗可谓再清楚不过。

王奋七世之余烈,臣舍身以辅佐,变法图强,兴建水利,将士用命,上下一心···

等等等等,都是秦最终得以统一天下的原因。

但是,秦之所以能在战国末期,那长达一百余年的时间段里,国力稳坐诸国之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关中!

有了四面环山,地形险要的关中为大本营,秦国才能底气十足的发动对关东诸国的征讨。

因为秦最差的结局,也不过是退回函谷关内,重整旗鼓,再图东出。

而在赵佗看来,百越之地,便是天下第二个可与关中媲美的沃土!

百越于中原之间,同样有山川相隔,其险峻虽比不上秦岭,但也算是天险。

岭南稻米更是一年两熟,土地肥沃无比;只要精耕细作,就能为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如此沃土,只要统一并以秦的基建系统开发,不出百年,便有望成为关中那样的基本盘,北上中原以逐鹿的大后方。

自从成为南越王之后,赵佗每日所思所想者,无一不是为了统一百越之地。

接受汉太祖的册封,是为了从边界互市中获取军、农器械材料;脱离汉室掌控,也同样是因为吕太后不再给南越提供这些。

即便是到了汉室中央发兵征讨的时间点,赵佗脑中所想,也仍旧是以此战图谋威名,以镇百越···

现在,汉室传来内乱愈演愈烈的消息,赵佗心中所想,自也是不言而喻。

“朕意,以大军攻长沙南地,重挫长沙兵;待来年秋收,复出岭南,以吞长沙!”

“丞相以为如何?”

将野望毫无保留的袒露在自己的丞相面前之后,赵佗满带着斗志的目光,撒向了南越王相,吕嘉。

在过去数十年中,赵佗已逐渐习惯将既定之策告诉吕嘉,并听取吕嘉从一个越人的角度,表述越人对此策可能做出的反应。

而且吕嘉的才能,也确实算得上南越王宫内的独一份——有些时候,吕嘉甚至能提出赵佗都未想到的良策。

即便不考虑这些,赵佗也必须在这种涉及大规模军事调动的问题上,询问吕嘉的建议。

盖因百越之地,其名之由来。

此时的越地,之所以被统称为‘百越’,指的自然不是有一百个部族;此处的百,仅作‘多’之意。

若真按部族个数来命名,那何止‘百’越?

光在赵佗掌控下的南越境内,大小部族就不下千!

要是具体到整个越地,那越人部族加到一起,只怕不下数万!

——越人部族,尤其是南越这片更靠近中原的部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百越之地,仍旧没有摆脱一个十分明显的‘野蛮时期’特征。

氏族制。

越人的部族,与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