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果真欲如此?’,并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刘恒面色也逐渐沉重起来,薄唇微抿,皱眉思虑起来。
“妄臣竟逼得陛下行此险着了吗···”
看着刘恒时而惊骇欲绝,时而举棋不定的面色,秦牧勉强压抑住紧张,强装出一副淡定的面色,等候着刘恒的答复。
作为这个计划第二个知情者,秦牧可谓对刘弘地宏伟大局观,以及对计划的全面考虑感到五体投地。
只要这个计划顺利完成,那事成之后,汉室中央非但将告别陈平、周勃等为老不尊的开国功臣,就连让中央感到忧心忡忡的诸侯王势力,也将遭受巨大打击!
自然,作为这个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眼前的天子宗伯,大汉代王殿下,就将受到汉室诸侯,乃至于每一个刘氏宗亲的千夫所指。
这就意味着,刘弘那句‘若朕崩,代王承袭宗庙’变成了一句相当没有诚意的安抚——被刘氏诸侯抛弃,就意味着代王刘恒将彻底失去皇位递补继承权。
可以说,只要刘恒点头答应这个计划,那无论是代王、齐王,还是陈周二人,关东诸侯等让刘弘烦恼的问题,都将一并得到解决!
但秦牧却一点都不敢催促,只维持住沉稳的姿态,等候刘恒自己得出结论。
作为计划的传达者,秦牧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十分危险。
一但刘恒拒绝,反过头答应丞相陈平的号召,真的起兵于箫关之外,那刘弘最终能否获胜且不说,秦牧很有可能会第一个丢掉脑袋,被刘恒拿去给陈平做投名状!
即便最终计划成功,秦牧作为天底下唯三知道该计划的其中一人,也很有可能会被‘灭口’。
但如此大的风险,也意味着更大的收益——只要计划成功,秦牧再借着老丈人虫达的情面,以及自己在刘弘心中的地位躲过‘灭口’,就将预定一个二十年后的三公门票!
而这一切,在此时此刻,都取决于刘恒答应与否。
在秦牧看似沉着冷静,实则慌得一批的目光注视下,刘恒思虑良久,终是将心中最后一个疑惑提出。
“陛下圣命,寡人自当谨奉;然此间事,实牵连甚广···”
满带着疑虑,刘恒不着痕迹的瞥向秦牧的目光深处:“未知陛下可曾有诏书传于寡人?”
只见秦牧面不红心不跳:“未曾。”
“代王亦言,此事牵连甚广,诚如是哉;若留有文墨,则恐为贼子防备。”
话一出口,秦牧的心就沉下去一半。
怎料刘恒闻言,却顿时流露出一个安心的神色。
“既如此,寡人谨遵陛下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