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52章 定向反腐  少帝成长计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到丞相府的,是已经被封存于钱缿①中,并被内史府库记录在册的铜钱!

而陈平则是另寻了一个‘支出’为掩护,从国库取了与这笔铜钱价值相近的黄金回家!

如今国库的账面上,已经清楚地写上了一笔‘内史所输东市商租千五百万钱’,以及紧随其后的一句‘丞相府取军厩养马钱二千金’!

如果陈平把这笔钱直接送回去,那国库的账本上就会多一笔‘丞相府退回军厩养马钱两千金’···

如此诡异的账目,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陈二不曾偷!

如今,陈平不但要让这比钱真的用到‘兴建一座新的,用于为军队培养战马的马厩’之上,还要给刘弘,以及朝堂必然会提出的一个疑问,给出合理得解释:国库如此拮据,发俸禄都很是勉强,丞相为什么要拿这么一笔巨款,去兴建马厩?

如此大事,又为何没有报于陛下知,报与朝堂共论?

·

·

·

PS:缿:通‘銗’,亦通‘匣’,一般指官府用于收税的钱罐,或是用于放匿名告发举报文书的公文盒,二者都有‘可进不可出’的特点。

《二年律令·金布律》规定:官为作务、市及受租、质钱,皆为銗,封以令、丞印而入···勿敢擅用。

其中指出的‘受租’,指得就是商税。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中的《关市律》,对于“缿”亦有如下解释:受钱器也······古以瓦,今以竹。

《汉书·赵广汉传》则记载:缿,若今盛钱臧(藏g)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结合出土的秦简、汉简,以及《汉书》中所记载,“缿”,其实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存钱罐,地方官府将收上来的钱,存放进类似存钱罐的竹盒之中,由主官和副官一同用印封存,再上缴中央。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地方收上来的钱税被挪用,或是被私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