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山,玉皇顶,一处峭崖。
一道紫袍身影盘坐在悬崖,身前三寸之地,便是千丈深渊。
在他身后数丈,老迈青牛虚弱地瘫倒在地,无神的眸子里,充满灵性的光芒。只见它定定地望着那道紫袍人影,哀伤地叫着。
那声音,低沉温和,富有韵律,一点儿也不像是一头懵懂的畜生。
反倒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生了病,无力地叫唤着。
苍天似也被这悲恸打动,滴落丝丝红泪。紫袍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鱼竿儿,长不知几何的鱼线垂落悬崖,大有庄子坐泰山而调东海的豪迈。
但从他略显萧索的背影可知,他的心情并不像表面这般潇洒。
哞~
牛声依旧,但其生机却是逐渐涣散,好似将灭的灯火,随风摇曳,随时都会步入黑暗。
终于,
紫袍人身形一动,再无法处之淡然。却见他左腕一抖,将那竹竿做的鱼竿如刺豆·腐般刺进了青石中,身形一幻,再出现时,已在青牛旁边。
看着那双明亮的,水晶瞳般的眸子,不老少年缓缓伸手,抚在它的头,声音略显嘶哑:
“曾以为,我这个人天生冷血无情,却不想,今日竟会为你流泪。可恨我未能修出长生不老术,也无法替你开光启灵,更不能助你转世轮回。”
说到这里,两滴泪水自少年眼角滴落。
似蕴涵无限悲伤,又仿佛带有一股悲天悯人,那泪珠一落到地,坚·硬的青石竟被其生生滴出两个小洞。
看也不看这神奇的一幕,少年继续说道:“你安心去吧,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似有所感,少年话音甫落,那老青牛眼角同样滑落两滴大大的眼泪,被少年抄手一挽,以内力凝在掌心。旋即,青牛叫出了这辈子最后的声音。
数个呼吸后,泰山玉皇顶,一声龙吟虎啸冲天而起,震彻方圆数十里,持续一刻钟不歇。
半个时辰后,玉皇顶最高的位置,一座奇异的孤坟出现了。
在那最坚硬的巨石中间,竟被人硬生生按下一道巨大的掌印。而在掌心处,一头死去的青牛昂然而立,四蹄深深陷进石块中,助它稳稳站定。
在青牛前方,一块石碑赫然而立,书:
无名碑。
做完这一切,紫袍少年再次出现在那悬崖边,盘膝而坐,手持鱼竿,垂钓天下。在他右手中,两滴大大的湛蓝泪珠调皮地滚动着。
“唉,可惜,我至今仍未悟出五行变化之功,不会那凝水成冰的法子,始终差了那临门一脚。”
语气中,带着无尽慨叹。
这人,自然就是李尚卿。
三年前,他自西域返回中原,将事情搞得天下皆知,却又毅然消失在众人视线中,惹得江湖为之持续发酵。某种程度来说,他是个大魔头。
只是,他这样做,又是出于万般考虑之后,得出的最佳方案。
为了天下布武的计划能够顺利实行,他不得不如此。
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儒以文犯禁。这个“禁”,并非单指皇家,还包括哪些贵族阶级,甚至,连带寒门阶级本身。
盖因,每一次改革的大浪潮下,无论哪个阶层的人,总是心怀恐惧。
当权者害怕自己利益受损,被统治的人害怕自己的境遇更差,害怕未来不定。
总之,几乎很少有人对“改革”这种事情,持欢迎的态度。哪怕,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大大的有利。当然,这其中除去那些有心天下的家伙。
是以,为了让天下人能够接受他的计划,他不得不先制造一点“天道大势”。
首先,他以绝对武力横行江湖,引得众人对其武学猜测。
其次,有意无意地透露他对当下武功的不屑,以及他搜罗天下武学的目的,让整个武林始终将目光集中到他身。
最后,借助长时间,大范围的渔轮,让众人自行挖掘,讨论这个事情,同时暗中将武功广告天下,帮助一些人武功精进,以此助推天下武林进步的风潮。
说白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利”字当头,见到别人武功大进,他们自然也不甘落后。
慢慢地,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形成一种时代趋势:要么提升自己的武功,要么,死在这番浪潮之下,就是这么简单。
眼下看来,经过三年的发酵,全武林已完全被他抛出的种种武功所吸引。
到时候,只要再进行一次华山论剑,引导当世几大高手接受,并主导这种改变,他的计划就算圆满完成了。
至于之后,掌握神功的天下人,是会用之造福苍生,还是为恶所用,那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谁有资格,又有能力,掌控这一切呢?
帝吗?还是佛祖?
呵……
“我们永远只能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