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琅华情真意切,眼眶有些湿红。
“让我春桃送你回去休息”
“不用了大姑娘!”纪琅华背起小药箱,“白府的路我还是识得的,让春桃姑娘伺候大姑娘赶紧歇着吧!”
白卿言将纪琅华送出门,目送春枝离开,转身正要回上房时,余光看到春枝坐在垂着纱帘的廊庑角落灯下,一手拿着本书在看。
春桃见白卿言瞅着春枝的方向,笑着道:“这几天春枝不知怎么竟然开始读书了,倒是比较用功,有不认识的字还懂得请教。”
白卿言点了点头:“多识字是有好处的。”
看到春枝读书,她不免想到军营里的新兵,那些新兵多是目不识丁,寻常村落里有一两户人家有人识字已经算是不错。
虽说兵卒目不识丁也可,可这第一批招收进来的新兵不论是白卿平和沈晏从负责的校场,还是纪庭瑜负责的“山匪”,将来至少应当能做伍夫长、十夫长,若是大字不识可不妙。
“你去和春枝说,让她去同郝管家说一声,在府上寻几个上了年纪能识字的忠仆,去校场给那些新兵教识字。”白卿言说完挑开帘子跨进上房。
“哎!”春桃应了一声,忙小跑去找春枝。
白卿言坐在灯下拿起书,又觉得能去校场报名剿匪的,大多数都是勇夫,让他们如孩童一般去学字怕是不用心,恐怕还要出奖罚措施,比如每日识字表现良好的前三,如同每日训练前三一般,都可得肉带回家中。
如此或可挑选出可文可武之人,着重培养将来可委以重任。
纪庭瑜那边便交给平叔去办才更稳妥些。
萧宅。
萧容衍坐在两站三十六头的缠枝铜灯下,倚着隐囊,正看从大燕送来的信件。
秋季将至,大燕在戎狄的大军在冬季会面临粮草短缺的危急,如今大燕收回南燕沃土,粮食倒是不愁,难得是运至北戎,毕竟戎狄和大燕之间隔了一个晋国,所以此事还需萧容衍来办。
如今萧容衍的商队已经进入西凉,在西凉大肆宣扬,晋国要陈兵西凉边界,只等西凉和大燕缠斗在一起,顺势再夺西凉城池。
等晋国这边大军出发,消息必能以最快的速度传入西凉和大魏,西凉使臣想必也要入晋了,可晋国绝对不会坐视西凉夺得南燕之地,使其国力增强。
所以这件事萧容衍可以暂时放一放,开始盘算起往戎狄运送粮草之事,此事还需要找晋国太子,光明正大的将粮草运过去,分些利给太子也就是了。
且戎狄有了粮食,不会同往年一般抢晋国的,太子定然是乐意的。
萧容衍此行,去带着粮食,回来可带着马匹,半数高价卖于晋国,半数带回燕国。
看完信件,萧容衍烧毁之后,又打开了从大都城送来的密信。
密信上说,皇帝已经准了将此次招收的新兵派往西凉边界,再从驻守大梁边界的新兵中抽出一万兵力,也派往西凉边界,并未让此次北疆得胜归来的晋军前往南疆。
新兵?
萧容衍拿着信看了片刻,眉头紧皱。
半晌,萧容衍突然想明白,低笑一声应该是白卿言的手笔。
晋国皇帝派到南疆边界的这几万新兵,想来白卿言会毫不客气的笑纳。
白卿言总是能抓住时机,将事情走向把控到于她有力的方向,萧容衍倾佩之余心中亦是与有荣焉。
想起那日韶华院宴席上,董长澜说此次来朔阳,是为了给白卿言的母亲董氏生辰送贺礼,萧容衍觉得自己也该准备起来。
虽说,白家此次不设宴,可自家总要凑在一起为白卿言的母亲庆贺庆贺。
七月二十六日是董氏生辰,天气极好。
白家因在孝中并未举办宴会,按照董氏吩咐的给下人们发些赏钱,一家子凑在一起吃顿饭也就是了。
董氏刚醒,秦嬷嬷便笑着上前用铜钩将幔帐勾至两侧:“夫人醒了。”
“外面怎么了?”董氏昨夜想起丈夫和儿子,在床上默默垂泪,睡的不是很好,看起来精神有些不济,用手指按着胀痛的太阳穴。
秦嬷嬷见董氏双眼肿胀,也没拆穿董氏,只笑着道:“大姑娘和四姑娘正带着五姑娘、六姑娘在小厨房里捣鼓呢,说是她们要亲手给夫人做碗热乎的长寿面,后来表少夫人也去了,好似捣鼓出来味道不好,大姑娘又将纪姑娘给请了过来,这会儿都凑在小厨房呢。”
秦嬷嬷知道白卿言是害怕今日这样的日子,董氏想起阿瑜伤心,这才一个早就带着妹妹们凑过来烘热闹,不想让董氏想起伤心事,秦嬷嬷也就纵着那群孩子在厨房胡闹。
董氏意外之余心头有些暖,她透过窗棂往外看了眼,起身坐在雕花铜镜前拿起碧玉梳子梳头发:“给我摆个冷帕子,敷敷眼睛。”
董氏这里刚收拾停当,白卿言就带着崔氏和三个妹妹在外间摆早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