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们私立华夏大学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学校不倒,教育理念不变!”
汤华隆对这个态度很认可,补充道:“革新精神之所寄,除青年学生以外,更无可属之人。虽说袁总统将校址选到颐和园可能有些不合适,毕竟还是满清的财产,而且去年刚开放为公园,但既然你办校了,这破落户由我去收拾。”
“那倒不至于,而且学校是完全开放的,除了部分重要场所外,所有的国民都可以来访参观,做到教育普及。”程诺解释道。
“哈哈,我对你这个小家伙是越来越满意了。”汤华隆更高兴了,笑道:“你这个想法与我有异曲同工之妙啊,我认为国家要进步,人民的智德必须健全,而人民的智德想要健全,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普及教育,而做到普及教育,需要学校在完成校内教育同时,必须兼社会教育的义务。”
程诺附和道:“在筹备期间我就想好了,大学虽然培养的是精英,但能做到体恤民情去关心社会的精英我们更需要。”
汤华隆普及通俗教育的这个想法不仅仅停留在脑海里,他还真正去实施了,呈请袁大头设通俗教育研究会,为的就是广开民智,实现华夏整体的受教育水平。
敲定学校细节后,程诺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开始再次发表招聘信息,只不过这次他公开了招聘地点,只不过他掩去了袁大头支持的痕迹,毕竟他的名声现在太臭了,只是大书特书学校的教学理念、未来前景与钱景等,给已经有志向且回国人打了一支强心针,只等着招聘的那一天。
当然程诺也在发电报向远在申城的蔡远裴解释不在那办校的原因,还舔着脸让他介绍一些人才等。收到电报的蔡远裴笑骂不已,但在最后还是回复了一个字“可”。
当真是万事俱备,只差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