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0 联盟解散  三国之少帝重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时,东郡太守桥瑁和兖州刺史刘岱一直有嫌隙。

刘岱向桥瑁借粮。

桥瑁仗着自己是太尉桥玄的族子,根本不搭理刘岱。

刘岱就火了,以兖州刺史的名义命令桥瑁。

桥瑁依旧不怂,说你只是个刺史,就是个监督的,跟我是平级官员。等你当了兖州牧再来命令我吧!

刘岱怒不可揭,于是出兵攻打桥瑁。

桥瑁也反抗。

两人一时半会儿打不出结果,又各自拉拢其他诸侯混战。

诸侯大营陈留郡就成了一片混乱之地。

于是有诸侯趁机劫掠郡县,攻占城池,抢夺粮草,行为与贼无异。

陈留太守张邈就怒了,你们在我的地方打仗,还抢老子的城池和粮食。

于是张邈带着更多的诸侯参战。

最终的结果就是桥瑁被刘岱干掉了,刘岱任命部下王肱暂代东郡太守,其余诸侯也各有损失。

这下子,讨董联军真的成了笑话,不追击董卓,反而击杀盟友。

讨董不行,杀盟友倒是一把好手。

于是各路诸侯都生出了散伙的心意。

孔融、陶谦的地盘深受黄巾贼的肆掠,先行撤兵。

随后韩馥、刘岱、张超、袁遗也纷纷撤走。

袁绍的渤海郡深受黄巾贼肆掠,找不到粮食供应大军,于是跟着王匡去了河内。

袁绍撤走之前,袁术向袁绍讨要一百匹战马。

袁绍不给。

袁术于是大怒,秘密联络袁绍手下的文臣武将,想要挖袁绍的墙角。

结果没有一个人答应袁术,这让袁术成了笑话。

袁术更加生气了,大骂道:“你们一个个跟着袁家的奴仆,也不愿意跟随我这个第一继承人,简直是明珠暗投,愚不可及。”

还有更过分的。

袁术告诉其他诸侯:袁绍不是袁氏的子孙,只是自己父亲宠幸的侍女和其他人生下的野种。

给自己死去的爹戴绿帽子,也是绝了。

诸侯们纷纷准备瓜子板凳娃哈哈,笑看袁家的丑剧。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袁绍很快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

他自小因为身份的问题受尽了苦,对名分非常在意,更何况袁术还侮辱自己的母亲。

袁绍立刻准备起兵攻打袁术,在手下谋士的拼死劝阻下才不甘地放弃。

随后,其余诸侯也相继离去。

讨董联盟正式解散。

袁术也带着兵马返回南阳,途径颍川,又遇到了刘辩。

荀彧代表刘辩接待了袁术,让袁术屯兵颍阴城外。

刘辩又犒劳袁术三军。

其实不用刘辩说话,颍阴城的各大家族自发地就行动了,比当初对待刘辩还要热情。

刘辩暗想:四世三公,果然厉害,他这个皇帝都得避其锋芒。

袁家是士族领袖,袁术现在又是袁家第一继承人,而颖川紧靠袁氏大本营汝南郡。

这些家族心向袁术也就很正常了。

乱世,投靠强者是弱者最好的选择。

此次讨董,袁绍、袁术虽然闹出诸多笑话,但仍然是诸侯里最强的两支,支持者众多,声望极高。

刘辩一点都不意外。

进了颍阴城,刘辩亲自招待袁术,说了许多好话来夸赞袁术,让袁术十分得意。

袁术说起他和袁绍的矛盾。

刘辩就陪袁术一起骂袁绍,说袁绍不知进退,以庶子身份争夺袁氏家业,实乃无君无父之辈,和董卓没什么区别。

这让袁术十分受用。

袁术私下里感慨,对部下说:“袁绍乃我自家人,却背弃我,实乃小人。而小皇帝与我没有血脉关系,却处处支持我、维护我。”

临走之前,刘辩又封袁术为豫州刺史,统领整个豫州。

袁术欣喜若狂,尽管豫州没有一个县城属于他,他还是很高兴。

因为袁绍如今只是个太守,他却是刺史了,终于压了袁绍一头。

刘辩勉励袁术要励精图治、发展壮大,助他中兴汉室。

还说汉室可以没有他刘辩,不能没有袁公路。

袁术于是更加志得意满,飘飘然,声称会永远罩着刘辩,俨然已经把刘辩当小弟了。

荀彧私下里对袁术的态度十分不满。

刘辩就宽慰荀彧:“勾践可以卧薪尝胆,朕就做不到吗?”

荀彧于是更加倾心刘辩,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屈辱,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之大业。

回到南阳郡之后,袁术就筹集粮草做回礼。

属下问数量。

袁术就说:“小皇帝困境之中支援我,这是雪中送炭,我不能小气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