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贯还没有琢磨出骆思恭需要什么东西,但是皇帝需要什么他是清清楚楚的,自己的同僚们需要什么也是清清楚楚的,所以他把皇帝需要的和同僚需要的结合在了一起,交给了骆思恭。
骆思恭则十分尽职尽责的将那份报告交给了皇帝。
当然,那些烫手的银钱,为了不让皇帝的手被烫坏,骆思恭便尽职尽责的代替皇帝收下了。
事情正如沈一贯和骆思恭所预料的那样,即使只拿到了一份删减版的抄家报告,朱翊钧还是极其恼怒的。
他恼怒于一个五品晋系官僚就能拥有数万两银子的家产,而堂堂大明朝的国库,一国的国库,却连十万两银子的军费都出不起。
这些硕鼠!
一个五口之家若要维持温饱,一年的银两支出也就三十两左右,可这些混帐居然……
朱翊钧的恼怒是必然的,那些官僚的死亡也是必然的,只是不知道若是朱翊钧知道这些数据都是缩减了十倍之后的数据,他又会如何的恼怒呢?
朱元璋规定,贪污银两超过六十两就要杀掉,这是非常严格的标准,朱元璋的反腐在历朝历代也是绝无仅有的,但是时过境迁,到了万历朝,这种事情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为了六十两银子的贪污就要杀人?那整个大明朝的官员都可以授首了。
朱翊钧不是朱元璋,朱元璋手握任何一个人的生杀大权,那是他的威望和资格,朱翊钧可没有这种资格,要杀人,就必须要得到配合,皇帝的权力和自己的实力成正比,一个皇帝名号只是大义名分而已。
一个年收入四十二两白银的五品官僚,要积攒数万白银的家产,就算他是神仙,不吃不喝,又需要多少年?
既然没有这样的年份,这个钱是从何处而来的?
朱翊钧恼怒啊!他恨啊!他气啊!
他怨自己不知道啊!
给官员定低薪是王朝帝王驭下的手段,不仅是财政艰难之下的无奈选择,也是重要的权术,不是每一个王朝都像大唐一样四方来贺富的流油,也不是每个王朝都和大宋一样钱多多。
大明朝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富裕。
受制于政策因素,对外从不妥协,从开国到灭国,几乎年年有战,军费支出庞大,朱元璋时代还能用卫所兵制给财政分担一二,越往后,卫所兵制崩坏,就越难给财政分担,到后期,明军百万,皆需朝廷提供军饷和军费。
这就意味着明朝每年的收入都有相当一部分是留给军队的,没有别的方式可以给予补贴,剩下的都要用来给各处补缺补差,结余甚少,寅吃卯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明朝商税又极低,开海通商这种事情又无法成为常态,经常受到掣肘,不能像两宋和大唐那样大开国门赚取外汇,唐宋通过海外经商赚取大量外汇补充农税的不足,而明朝大部分时期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给官员定唐宋那般的高薪,难免又要走回宋朝极端高薪之下的冗官困局,而且还没有那么多钱,搞不好国家财政还要崩溃,出身微寒的朱元璋绝对不会那样做。
朱元璋出身低微是他恨贪官的一个原因,但是时过境迁,一个成为了皇帝的穷孩子还会用单纯的穷孩子的思维方式去对待一个国家的臣民吗?
屁股决定脑袋,多简单的道理,他给官员定低薪的原因也可以解释明白,一方面的确是有穷孩子勤俭节约的思维在引导,另一方面则是国家财政艰难的现实原因,再者,就是巩固统治的必要。
给官员定低薪,让他缺钱,但是又给他和低薪不相符的权力,这样一来,官员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贪污能制止吗?官员都是圣人吗?
这样一来,对于官员而言贪污成了事实,有权才有钱,有钱才有好生活,为了好生活,要钱,为了钱,要权,权从何来?从皇帝,那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和钱,就要维护皇帝的权,让皇帝安全。
对于皇帝而言,贪污成了事实,把柄掌握在手中,你听话,我让你继续做官,你不听话,我就反腐搞掉你,名正言顺,还能顺应民心,捞一波名望,让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加正面。
中央集权的帝王最在意的永远是自己的安全和地位,其他的都可以退居次席,反腐不是目的,反腐只是政治斗争的手段而已,他们需要贪污,需要贪官。
老朱出身低微,又刚刚开国,刚刚坐天下,地位不稳,群狼环伺。
不用这种方式大刷名望,不这样做好让百姓产生亲近感,产生老朱和他们站在一起的错觉,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认同朱明的正统,万一有朝一日北元打回来,或者有人造反,他又没有足够的支持者,那可怎么办?
为此,牺牲掉一些自己手脚不干净但是有没有足够的手腕掩藏事实的愚蠢官员,或者是不听话不忠诚的官员,让朱明正统深入人心,让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让官僚震恐,让勋贵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