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你写的?”
武义没说,让自己骗他真的做不到。
孔颖达笑到:“确实出自他手。”
“非常好,感情细腻。”然后低头轻声问到:“家里长辈做的?”
武义低下头,轻轻点了点。
“好孩子,我托人打听过你,做的不错,做事就不应该拘泥形式,不能为了做官而做官,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的道理,你小小年纪就懂了,了不起,但是不能骄傲,放下身段,用心专研,一代宗师可成。”
这评价就高了,武义还以为他会训斥自己,没想到反而夸自己。
在场的人都惊讶的看着这对老少,一代宗师是什么?古往今来都没几个,孔颖达都不敢这么称呼自己。
武义疑惑的看着他,不理解,自己明明承认了抄袭,这在文人里是非常恶劣的,为人不齿。
老先生摸着武义的头。
“不懂?你说说做官是为了什么?”
“让百姓安居乐业。”
老先生一拍桌子。
“好,好一个安居乐业,你们都听着,这就是为官的最高境界,那么娃娃,你在做什么呢?”
“让百姓赚钱,养家糊口。”
“不,太简单,你是在告诉人们,生活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土地并不是唯一的生活来源。”
他说的应该是工厂,武义知道它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个家庭的现状,可是做工很早就有,被他提的有点高。
“不是老夫捧你,别人那种小作坊,老夫看过,工钱几乎没有,环境还非常恶劣,但你的不同,在你那里做工挣的钱是土地产出的几倍几十倍,这才是老夫最看重的一点,你还给他们盖房子,吃穿用度面面俱到,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我大唐将来都是可以预见的,强盛无比。冲远,你这个徒弟好啊。”
孔颖达行礼谢过,虽然他没有李刚看的透彻,可他也很早以前就知道,武义将来必成大器。
这下武义不好意思了,老先生说的他自己都没想到,其实没想到的还有很多,比如得罪人,很多人,最直接的就是作坊,尤其长安周边,招不到人,泾阳、武功、三原等等,这些县都在大量招人,工钱高,管吃住,他们根本比不了,只能增加工钱,还有就是贵族世家,也面临着同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