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显德殿
武义大咧咧的坐在那里,吃着糕点。
“怎么样?就说你喜不喜欢。”
李承乾笑到:“是不错,可你看看东宫谁有资格用?”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你早晚要娶太子妃的。”武义厚着脸皮说到。
“我还不到十岁,不早吗?行吧,看在礼物还不错的份上,就不和你计较了。”
“收礼还嫌弃,不要给我,薛琪跟我要了好几次我都没舍得。”
这礼物送的确实不怎么样,武义也暗自发笑。
李承乾苦笑:“这图案她怎么用,这是皇家专用好不好。”
皇家了不起。
太极宫
房玄龄等人手里拿着金币翻看着。
李世民高高在上,等着他们的答案。
没人说话,都不发表意见,没办法点名。
“房相?”
为什么没人说呢?这钱看着很好,既然陛下说民间无法仿制,那么这个问题也不用说了,可这些不是关键。
“臣觉得还是慎重为好,前隋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魏征:“如今百姓家的铜钱够用,并没有出现钱荒,为了方便而增加新钱,不妥。”
李世民看向陈叔达。
“历朝都没有为了方便铸新钱的例子。”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
“商户乃贱业,为了他们铸新钱臣也觉得不妥。”
李世民环顾一周,没人同意。
“来人,去后宫宣平阳过来,去东宫宣太子和武义。”
李世民知道这些大臣不会因为钱币上印有他的画像而奉承于他,尤其是他的老班底,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如今只能找外援。
当武义听到宣旨就知道是钱币的事,谁让是自己提出来的呢。
李承乾疑惑的看着武义。
“你知道什么事?”
武义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一枚金币。
“新钱?你铸的?挺漂亮,你这是拍马屁呀。”
武义尴尬到。
“不重要,你就说怎么样。”
李承乾想了想,“很好,听声音很清脆,可这发行新钱很复杂的,我也不懂。”
不止他不懂,武义也不太懂,只是适应时代发展应该没错。
太极宫
李秀宁站在那里闭目养神,听到太子和武义到了才睁开眼睛。
李世民看向武义:“是你提出发行新币,你来说说看法。”
“方便交易”。
“没了?”李世民瞪着武义。
武义一时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有人反对?”
李世民气笑了。
“就没人同意。”
“理由?”
武义看向诸位相公,没人回答他,也是,让这些当朝宰相和一个孩子讨论国家大事,跌份!
房玄龄在李世民严厉的目光下只好出来解说。
“隋朝出现钱币贬值,发行新钱应该慎重。”
“老成谋国之言”武义行了一礼说到。
“历朝没有为了方便商业而发行新钱的例子。”
武义疑惑的看向房玄龄。
“没有先例就不能发行?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我们不能活在过去。”武义很想加一句哪个傻叉说的,但是没敢。
房玄龄:“那如果出现膨胀怎么办?”
“通货膨胀?鼓励商业呀,增加货物流通。”
房玄龄皱着眉头,这方面他也不太懂,鼓励商业就能解决?
魏征:“如今并没有出现钱荒,发行新钱意义何在,溜须拍马之事还是不做为好。”
场面一下尴尬了,武义还好,高高在上的李世民瞪着武义。
“都说了是方便交易,这才是出发点。”
长孙无忌:“商户为贱业,为了他们何其可笑。”
又是阶级,武义烦透他说话的口气。
“不管他是不是贱业,他们至少为大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只要是唐人,作为统治者,我们都有义务让他们在大唐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更满意,不是吗?”
“让他们满意?一群不事生产的家伙?”
“我不知道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陛下都在鼓励商业,难道你看不出他们的用处?”武义鄙夷的说到。这句话有点诛心了,把李世民拉出来挡在前面。
长孙无忌的想法是大部分人的意思,但并不是因为不事生产,只是高级阶层习惯性打压低级阶层而已,一层压一层,方便统治,就像李世民,他打压士族也是巩固皇权一样。
魏征:“为了方便交易?如果出现钱币贬值,就是你说的通货膨胀,通过商业就能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呢?这个责任你还付不起。”
魏征是反对的,虽然话不好听,但是武义听出了一丝关心。
“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这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