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小脑斧  我怎么变成了猫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网页,先搜“记忆”。

记忆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语义记忆,是指人所具有的知识的有组织贮存。比如对字词、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公式等的记忆。

第二种程序记忆,是一种惯性记忆,又叫肌肉记忆,指的是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其中包括不断重复的行为和技巧,逐渐形成了神经通路。

比如骑自行车。学会之后,哪怕很长时间不骑,再次骑车时也不会忘记。

吕秋实发现自己的这两种记忆没毛病,问题在于第三种记忆——情节性记忆。

所谓情节性记忆,指的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境相联系的事件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最大特点是具有情节性,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

说的直白点,就是个人所经历过的人事物,例如说过的话、看过的电影、认识的人、还有自己的名字等等。

吕秋实的失忆,正是这方面出了问题。

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也不记得经历过的人事物,但是他记得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

似乎有点……不科学?

吕秋实默默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记下这个悖论点,又准备搜索“失忆”,耳边忽然传来小丫头的求助声。

“猫猫,这道题怎么做,我不会。”

“它是只猫,懂个屁。”小屁孩还在记恨吕秋实,嘲笑道。

“猫猫不是猫,是小脑斧,可聪明了,是不是啊猫猫?”

说不清什么缘故,吕秋实总觉得小丫头很可爱,不忍心拒绝对方的信任。

他关掉平板,跳到桌上,看着小丫头手指的数学题。

“晶晶今年8岁,妈妈今年33岁。10年后,晶晶比妈妈小几岁?”

吕秋实犯难了。

不是不会,这种常规的小学数学题,他闭着眼睛都能算出来。

问题是,怎么告诉小丫头。

总不能喵喵叫吧?

叫一声代表1,叫两声代表2……

那样会累死猫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