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凿冰,田穗和贾希挣了个盆满钵满,车桂花的凉粉、面肺子口味极佳,回头客特多,俩口子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就在哥哥贾希跟田穗赶巴扎忙着做生意时,在父亲贾明老家浙江的贾欣带着一岁多的儿子贾向阳,在义乌也摆摊做生意。
儿子贾向阳的五官没一点像贾欣,活脱脱一个小田柳,深爱田柳的贾欣每逢夜深人静时,搂着酷似爱人的儿子偷偷哭泣。
漂亮的贾欣独自一人带着一岁大的男孩,生活起来不易,相邻的摊位祁海是一位丧偶男子,三十三四岁,中等个头,长相一般,他一直都在默默帮助着贾欣。
见贾欣性格温婉,是个过日子的女人,祁海开始追求她,当贾欣如实告诉祁海,她已丧失了生育能力,不能害他。
可是,祁海并不在乎没有生育能力的贾欣,依旧帮助着她,长此以往,贾欣被这个实诚的男子感动了,带着2岁多的儿子贾向阳嫁给了祁海。
祁海知道贾欣从小在新疆长大生活,他告诉贾欣,听说伊犁霍尔果斯口岸193年恢复开放后,在这个对苏联开放的货物交易口岸做小商品生意能挣上大钱。
贾欣知道霍尔果斯口岸,离她的出生地很近,从小出生在新疆的贾欣自小生活在多民族聚集县城,她知道霍尔果斯的蒙古语是牛羊粪多的地方,意为水草丰美,适合放牧,而它的哈萨克语是勇敢、自由迁徙驰骋在草原的人。
霍尔果斯口岸曾是我国最早的“丝绸之路”雏形,随着中原进入繁荣的唐代,唐朝统治者借击破突厥的时机,重新打通西北这条“丝绸之路”的商道,一举再次统一西域各国,并设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四镇,新修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打通了天山北麓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使这条丝路再度迎来繁荣。
霍尔果斯以其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水草资源成为丝路中段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见贾欣犹豫不定,大她十岁的祁海没有再提到霍尔果斯口岸发展的话题。
祁海知道,妻子贾欣是个有故事的人,继子贾向阳是贾欣未婚生下的孩子。
贾欣在跟祁海接触的这段时间,她发现丈夫祁海天生是个做生意的人,对生意有超乎常人的嗅觉。
贾欣考虑再三,答应跟丈夫祁海带了一些小商品来到新疆,打算在霍尔果斯口岸先探探路。
他俩一路上没有停留,辗转到了无数次车径直来到霍尔果斯口岸做生意。
此时的口岸做外贸生意的人不多,大多数是新疆本地人在做,还没几个内地商人。
起初,本地商人见祁海一口的内地口音,过来找茬,贾欣用伊宁独有的调调跟商人交谈,同时又用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跟苏联的商人交谈,本地商人见状都接纳了新疆女婿祁海。
祁海估摸到来霍尔果斯口岸能挣大钱,没想到竟然能挣到暴利,俩口子一商量,在口岸买了一大批俄罗斯套娃、打火机、剃须刀等商品又马不停蹄地返回浙江,脱手后将所有资金低价购买一车皮的小商品来到口岸。
贾欣留在口岸守着摊位跟苏方商人做生意,祁海来回在浙江和霍尔果斯口岸来回倒卖商品。
在口岸做生意的贾欣忙碌着做生意,一直没跟哥哥贾希、弟弟贾强联系。
贾欣知道,亦正亦邪的田柳是个讲情义的汉子,她相信,田柳会帮着她照顾好弟弟贾强的,
穆浣虽性子清冷,但心底善良,全身心接纳田柳后,爱屋及乌,对待在校住宿的贾强格外照顾,学校食堂饭菜清汤寡水,她经常带着水饺、手抓肉给贾强送过来。
贾强从最初对穆浣的抵触,慢慢打消了戒备心,整天对穆浣“嫂子长、嫂子短”的称呼着。
在贾强心里,田柳更像是他的亲哥,即使贾希常来学校给他塞点生活费或是请他出去吃食堂,他依旧对哥哥不冷不热的。
贾希知道,这是弟弟在内心埋怨他,当初意气用事把人打残入狱后,给妹妹贾欣带来致命的伤害,致使田柳无法成为他心底想着念着的姐夫。
15岁的贾强在田柳、穆浣夫妇的照拂下和哥哥贾希的抚养下,顺利地渡过了初中的三年生活。
这年夏天,贾强面临着参加中专考试、技校考试还是上高中的选择。
怀有身孕的穆浣按照贾强的学习成绩建议他参加中专预考,但是贾强瞒着田柳偷偷参加技校考试,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伊犁技工学校电工班。
在乌鲁木齐市上班的田苗和李梓夫妻俩,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俩的小家成了田苗弟弟们的港湾。
二弟田庄在读新疆财经学院时,每逢周末吃住他家,就连田庄的生活费也是田苗夫妇俩承担。
紧接着三弟田薪也考上了新疆师范大学,依旧在哥哥田苗家生活。
田苗在下乡担任副乡长期间,仍未扔掉学业,一直在跟导师研究种子。
广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