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起先前宠爱的红妃,就是在宫里一尸两命的,便觉得美人说得有道理。
但杨妃的提议也没错啊。
美人就说,若是不放心,只管派人时刻盯着定王府就是了,宫里那么多高手,难道还怕一个定王妃跑了?
等孩子生下来,身体康健,再抱到宫里来,也是一样的。
女人生孩子是进鬼门关,定王妃若是福薄,在自个家里出了事,就怪不得任何人。
皇帝觉得有道理。
便命武功高强之士盯着定王府,务必不要让定王妃出什么事。
也是为了防止敌人有机可乘,玉山公主的事就是例子,若是有人想要挑拨君臣关系,对定王妃做了什么,他们不就成了替罪羔羊?
有了武功高出的谋士还不行。
还得派几个嬷嬷前去。
就近盯着定王妃,免得一不留神,人就飞天遁地了。
当然,为了避免嫌疑,那几个嬷嬷也不需要太过靠近定王妃,更不要碰王妃的饮食之类的,免得发生什么说不清,就是一个监视作用。
……
定王府中。
别人的临时起意,对苏宜晴来说确是煎熬。
毕竟没有人乐意时刻生活在别人的监视之下。
自从宫里的几个嬷嬷来了之后,她连写信消遣都不能了,因为那几个嬷嬷的眼睛就一直盯着信纸看。
有一次她写完信,来不及收起,就看到那嬷嬷偷偷的靠近,想要偷看。
这让她很不高兴,虽然没写什么不能让人看的事情,到底让人觉得不愉快,她写的是自己的心情,鸡毛蒜皮,但是也不能谁想看就看的。
可藏起来更显的像是心虚,平白多生事端。
于是干脆就不写了,不写还得找借口,说是身子重累了,不能在写信,免得天天写,突然不写,人家又会觉得有什么,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写照。
现在唯有希望快些把孩子平安生下来,然后连御风也能回来,她希望连御风能快些赶回来,见到自己的孩子,夫妻两一起分享喜悦,那该是一件多么让人愉快的事情,而不是孩子都会叫娘了,却没见过亲爹。
这样对孩子,对自己来说都未免太可悲了,也太可怜了,连御风回来是苏宜晴最近盼望的事情,为此天天祈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