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选择  主角好像真不是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待几人走到其他学员看不见的地方,张曼霞立马原形毕露:“小弟弟快去把那...那什么棋拿出来,我要和你哥下几盘!”

“象棋,象棋啊!”张二公子无奈的应答着,让张鼎去院子里拿象棋来。

上次张大公子与张曼霞就是边聊天边下象棋的。

两人摆好一盘。张曼霞问道:“张大哥你准备怎么选啊?“

张曼霞没说选什么,但刚听完祭酒苏年讲话的张大公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一级学员在文科方面如果琴棋诗画达到初级水准,每一项最高得两分。

兵法,算术,法律,管理达到初级水准,每一项最高得五分。

还有流传于世的经典著作中,只要熟读并且理解其中道理,过了学院先生的考验,每本一分。

这些著作都有分级,如果完成的是二年制学员所需要完成的著作的话,也加一分,不过是记录留待二升三用。其他同理。文科达到二十分则可算通过一年制的大考。

而武科,简单许多。只有箭术,骑术,自身实力,以及兵法。

先说兵法,国家林立,纵使卫国为三大国之一,也不敢完全大意。所以兵法得的分,文科会加,武科也会加。这也导致几乎所有学员都会选有兵法。

箭术,骑术达到学院定下的一年制标准,每项最高得五分。

自身实力不看境界高低。

而是看学员与同境界巅峰同台对敌,能保持一刻钟不败。一人得一分,三人得三分。同时祭酒苏年讲过,如果能击败十个同境界巅峰的人,不用看文科分数,直接算通过大考。如果不能,那么武科最低通过大考分数为十分。

(这里的同境界指的是一小段的境界,比如后天初期对应即将迈入后天中期。后天高手之下的入流武者无初,中,后之分!)

当然了,也有那种通过了第一年制的大考却不修炼武道打算第二年制也以原修为通过的人。

一般这种都是武道天赋不高的人,学院也不会责怪。

张大公子其实刚刚就已经想好了,偏向带兵的武将,而不是管理一方的文臣。

虽然白头镇的那位先生经常夸赞他有状元之资,但他就是渴望带兵打仗,渴望战场。那本差点翻烂的《兵典》就可以证明!

所以张大公子没多犹豫:“棋,兵法,管理,几本兵家著作,箭术,骑术,以及自身武道修为!”

听到张子俊这么回答,张曼霞在心中算了算,片刻后就面带惊讶的望向张大公子:“如果这样的话,张大哥,你是打算棋道,兵法,管理都得满分?”

“当然!”听着如此傲然的回答,张曼霞很无语,她可是知道这些都满分有多难。但她很懂事的没有多说什么,只表示预祝她张大哥成功。

两人随后下了三盘象棋就各自回去了。

期间张大公子也问过张曼霞打算学什么。张曼霞只是说还没想好。

卫国有女将军,女子也可入朝为官,或者说大多国家都能,甚至有个国家的皇帝是女皇。不说其他原因,单单是如今的天罡榜上有五位女子就足够了。

其实张曼霞确实没有想好,她父亲青阳王希望她多学习偏向文臣而不是武将,让她将来继承青阳王的位置。

但她渴望着攻打西戎,开疆辟土。

看起来两者不冲突,但青阳郡很大,作为卫国最大的郡之一,光是人口就破千万了。管理起来的所占的精力自然是非常大的。

即使有幕僚,官员,但必须由青阳王拍板的事情他们是没法完成的。

————————————————————

张氏三人此刻也回到了七十八号房屋。

学员具体学什么,学院是不会管的,只要大考那几日去考就行。

张鼎见两位公子都有点反常,就开口道:“二公子,您有什么事情吗,今天一整日都不言不语的。”

张大公子这才回过神来,停止思考张曼霞的事情,见他弟弟还没反应,就打趣道:“对啊,小弟,今天的你格外的沉默啊。”

张二公子其实是也想当学员,而不是伴读。

伴读最多只能看学员带回来的书籍,没有先生教;而学员可以去听先生的课。

两者差距就如同张二公子前世的一直在家自学随后去面试,名校毕业的人去参加面试一般。

这差距张二公子自然明白。

虽然有类人自学出来也很强,但张二公子知道,他不是这类人!

虽然等他到了十一二岁也有机会读皇都学院,但他不想等。前世的他就咸鱼了几十年,这辈子重生了还不抓紧时间?

并且其他人十一二岁才入学,是因为基础知识才足够。而张二公子自认五年时间的学习,也是达到这种地步了的,更何况前世的他看了几遍《三国演义》和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历史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