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江夏之战(四)  汉末之谋略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位置倒是看的清楚,这一片江面几乎尽收眼底啊。”

徐庶站在长江沿岸处的高山坡上,看着长江优美的景色,不禁发出感叹,在他身边站着的陈泰和刘封,也被这景色所惊叹,特别是陈泰,在曾经的现代社会,可看不到这如同山水画一般的景色。

替三人摇船的老船夫打死都不愿意再往即将开战的水域驶过去,这位老人在收了徐庶给的双倍酬金后,便乐呵呵地为徐庶三人推荐了一个好地方。

老船夫长期混迹这片水域,对周围的地貌当然了熟于胸,他将徐庶三人送到这个高大的山坡之上,果然能将夏口港尽收眼底,看着夏口双方船队剑拔弩张的样子,徐庶便知道,大战即将一触即发。

“不过”,陈泰看向左边不远处站着的两个人说道,“关心这场战事的,看来不仅仅是我们。”

徐庶也注意到了不远处站着的两个人,这两人看模样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站在左边的男子长得温文儒雅,而与他一同站着的,则是个面容冷峻的男子,这两人也发现了登上山头的两人。

儒雅的男子向着徐庶三人拱手施礼,徐庶等人也随之回礼,但双方都没有出声,也没有靠近打招呼,毕竟能前来观战的,肯定不愿意透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区区一场小战,倒是吸引了不少人。”儒雅男子笑着对旁边的冷峻男子说道。

这两人看起来年纪不大,但举手投足都有名士之风,实际上,两人是受周瑜所示,前来观战的。

面容儒雅的男子名叫陆逊,时年刚好二十岁,在他身边的男人,名字叫做朱然,年纪只比陆逊大一岁,两人出仕在孙权麾下,皆是少有名气的人才。

陆逊出身南方陆家,若是归根到底起来,陆家与孙家其实是有着仇怨的。

陆逊的祖父陆康曾任庐江太守,那时袁术尚未死去,曾指派还在他麾下的孙策攻打庐江。

在孙策的迅猛攻打之下,陆康只能选择坚守城池,但也只守住了两年的时间,随后便被孙策攻破城池,陆康也在这两年积劳成疾,城破后便因病去世。

在城破之前,为了保存陆家的血脉,陆康主动将陆家族人当作人质一般送给孙策,此时的陆家,也已经因为这场战争死去了近一半族人,对孙家早已造不成任何威胁。

走投无路的陆家,在陆绩的带领下投靠了孙策,孙策死后,自然而然地归顺了孙权。

孙权深知陆家与孙家曾经的仇怨,为了拉拢陆家,他特意下令,让陆逊与亡兄孙策的长女联姻,以表达他愿意与陆家缓和关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此时的陆家要是说一个不字,怕也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陆家未来的门面陆逊接过这场婚事,陆家,也彻底与孙家捆绑在一起。

而朱然与陆逊不同,他自求学之时便与孙权认识,是孙权的至交好友,他名义上是大将朱治的儿子,但实际上是过继的。

因为年少有英才,且孙权与他相交甚笃,因此朱然现在也是平步青云,在孙家年轻一代之中,朱然和陆逊是其中的佼佼者。

对于陆逊这个比他少一岁的同僚,朱然至今也摸不透他整日带有笑意的脸下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人似乎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慌乱一般,给朱然这种感觉的,就只有平常难得见上一面的周瑜了。

这次两人前来观战,是周瑜要求的,理由也跟徐庶要求陈泰前来的理由一样。

“似乎要开始了。”陆逊看着远处江边的战船,轻声说道。

朱然抬头看去,果然,无论是孙权军亦或是黄组军,都有战船驶出,看来是准备互相试探了。

不远处的陈泰等人也主要到了两军的动作,此时的陈泰相当兴奋,要知道,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冷兵器时代的水战,这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水战,早在很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侯相争之时就已经存在,水站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控制沿江城市和水域,在科技尚未发达的古代,长江或是黄河这种大江大河,是天然的防御屏障,自然是战略要地。

与陆战不同,水战进攻几乎只有一个选择,那边是船只。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如今的南方的大战船,甚至能够造出承载千人的楼船,在长江之上,这种船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也是军队实力的象征。

据说孙权麾下,就有不少承载千人之多的楼船,就是不知这一战,他是否会派出此等战船。

但在徐庶的教导下,陈泰也明白,这种大船大多是主力军再用,且以承载士兵为主要目的,真正正面交锋的,是承载人数不多的中小型船只,这种船机动性高,从而能形成水战特有的水军阵法。

陆战中,士兵有着各种各样的阵法,在水军之中,自然也不缺少,可以说,水军的阵法比起陆军的要更为精妙。

陈泰自然想在这一战中看到难得一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