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恤之所以进行这样一番表演,心里是有计较的。
虽然现在上下异位,政局不稳,但鲁国过去几百年一直是世卿世禄的国家,由公族执政。外来者如晋重耳、孔子的祖先、齐人鲍国都无法在这里获取高位,甚至连大夫之位都混不上。
总之,这是一个注重亲亲尊尊的排外邦国。
所以赵无恤以两邑入鲁为大夫,倒是几百年来头一遭,三桓虽然已经丧失了曾经的权威,但依然视鲁国为自己的猎场,赵无恤这头外来的孤狼进了这里,自然要被他们所排斥。表现出一副思乡之色,表明自己不会在鲁国一直呆下去,应该能降低他们的提防。
所以赵无恤十分诚挚和认真地说道:“无恤愿意为鲁国守卫西鄙,逼退齐人的攻击,希望由此为晋、鲁立下功劳,好早日返晋……”
这听上去像是真话,三桓心里一颗石头落地。
其实,三桓是有求于赵无恤的,因为他身后是晋国赵氏,很可能会在未来成为晋国执政的家族。
正如瓦之盟上季孙斯对赵鞅说过的:“以敝邑介在东夷,密迩仇雠,寡君唯上国是望。”鲁国一直向唯晋国马首是瞻,从前是指望晋国保护鲁国免受齐、楚、吴等强国的攻击,现在三桓则是希望晋国能遏制权臣阳虎的野心,让他不能肆意妄为。
但半个时辰后离开孟氏府邸时,赵无恤不禁有些愤懑,因为今天和三桓会面让他有些失望。
“除了几盏鲁国薄酒和一些空口奉承外,几乎一无所获!”
和子服何有远见地认为赵无恤的军事力量可以用来抵抗阳虎不同,三桓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他们已经没了先祖的锐意进取,只盼望得过且过,攀附着摇摇欲坠的霸主晋国,苟延喘息而已。
他大摇其头道:“子孙不肖,难怪三桓会失政,一个家族能落魄到被家臣奴仆专政的地步,还有什么救?”
季孙斯的一门心思隐忍,孟孙何忌的优柔寡断和怯懦彷徨,叔孙州仇的大话连篇,都在这场会面里有所表现。这三个家族要是在竞争剧烈的晋国,早就被人灭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尤其让无恤失望的是,三桓虽然想拉拢他为羽翼,拉拢晋国赵氏作为奥援,但承诺说了一大堆,却压根没有给出什么实际的东西。
于是乎,赵无恤只能主动抛出了一个要求:“鲁国工匠闻名天下,甄、廪丘两邑百废待兴,无恤还想着向君上求一些食官的工匠带回去呢。”
名为请鲁侯批准,实则是在问三桓,我就这小小的要求,能答应么?
当时季孙斯的手轻轻地敲打着案几,说道:“区区小事耳,子泰此次为鲁国御齐立下了功劳,还让鲁国扩展了疆域,再赏百名铸工、轮人、木工、陶工、织工,实属寻常。”
现在的鲁国,阳虎一句话可比三桓管用多了,而三桓说话又比鲁侯管用多了。
不过赵无恤犹自不足,他想道:“我现在先去阳虎那边赴宴,看看这个以陪臣执国命的家伙又能给我什么好处!”
……
当赵无恤抵达阳虎府邸时,阳虎已经面带微笑站在府院门口。
无恤趋行长拜道:“无恤来迟,还请阳子见谅。”
阳虎虽然对他先拜会三桓,之后才来赴宴有些不满,却仍然保持了午后的殷勤,在赵无恤看来,这已经算是“求贤若渴”了,也许就是这种态度使得许多不得志的鲁国公族都愿意投靠他。
他露出白色的牙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子泰若是再晚半刻,可就真的迟了,你已经与鲁国三卿相见过了,其人如何?”
赵无恤道:“阳子要听假话还是真话?”
阳虎来了兴致:“假话何如?”
“无恤会说三卿翩翩君子,谦虚而雍容,是公侯干城。”
“真话何如?”
赵无恤笑着摇头道:“观其言、察其行、知其底,方识其人,季孙、叔孙、孟孙三人,不过冢中枯骨耳,如何能与阳子这等鲁地英豪相提并论!?”
“鲁地英豪?”
“不瞒阳子,这是我父在瓦之会后对我说过的话。”
阳虎对赵鞅景仰已久,听说自己想交游的晋国中军佐曾如此夸过自己,这话出自赵鞅儿子的口中,应该不会有假,他顿时大喜过望。
“善,大善!请子泰随我入内!”阳虎被赵无恤这句话吹捧得极脚步都飘起来了,心里那点不痛快也瞬间消弭。
他当前引路,俩人直入后院堂上,途中连过三道阙门,一路上数不清的甲士和竖寺跪满了一地。
阳府后宅很大,比起赵无恤方才去的孟孙氏府邸还要气派,建筑多为砖石和木质结构,雕梁画栋。
方才的对话似乎让阳虎觉得两人的关系近了不少,于是他便若有若无地说道:“这里原本是东门氏的府邸,现在却归了我,翻修之后,无论是占地还是里面的装饰,都已经超过三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