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一箭双雕  扶贫那些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电话是村前小杂货店老板娘打来的,通知独孤兰,柯在福这时进入村的老人组喝茶。

独孤兰放下电话,马上直奔老祠堂老人组而去。虽然这不是独孤兰的工作范围,但是,能把柯印春这难缠的家伙踢出贫困人口范围,对工作也好,对弘扬“孝”文化的社会风德也好,都是起到很好的社会作用的,所以处理起来是认真的。

进了祠堂,果然几个老人正与柯在福在喝茶聊天。见独孤兰走进来,除了热情的招呼一起品茶外,多了关心的问候。

“独孤书记,不回家过节?”

“特别想,但得看工作情况再定。”

“明天就是月十五了,下午不回去,节都过不上了。”

“争取看,最好能及时赶回,家里人也焦急等着。”

“独孤书记,要回去到我家来,拿点特产回去过节吧。”

“谢谢了!你的热情我领了。可我们工作队有纪律,别影响我‘升职’了。”独孤兰想出这“升职”的托词来说服村民,果然一句话后村民不再提送东西的事了。其实能不能“升职”只有天知道。

“独孤书记,听说你医术高明,我这老人的通病不知道能不能治?”

“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也没什么病,就是经常大便不通。”

“你把大便形状、干湿、排的过程有力没力等情况说出来。”

“排出的大便像羊粪,又干又硬,下到水里还漂了起来。”

“三餐饭量大不大?”

“比不了年轻时了,现在觉得越来越吃得少了。”

“生冷敢吃么?比如水果。”

“敢是敢,就是吃完了有时肚子会有点痛。”

“会拉肚子?”

“那倒不会,就是刺痛几下过去了。”

“老人家,这也是一种病,这病叫‘脾约’,吃点药就好了。”

“敢情请独孤书记给开个方子。”

“好的,哎呀,这时走得匆忙,没带笔出来,这里谁有?”

话音才落下,坐在旁边上柯在福已恭敬的拨笔呈上。独孤兰在烟纸上写下方子,肉苁蓉5克,火麻仁5克,茯苓5克,半夏5克,甘草0克,桂枝5克,抓十包,每包煮两次,每天分上下午喝下。当这方子交到老人手里时,老人家特别感激的递烟敬茶。这时在一旁看着独孤兰开药方的柯在福开口了,

“独孤书记,我内人脾胃也不好,能不能用这个方子?”

“要对症下药,脾胃的病很多种的,只能分别对待。分别用药。药用不对了,就是再多的药也没法收效的。”

“能否请独孤书记到我家去喝杯茶?”

“好的。”独孤兰看看时间还来得及,就爽快的答应了。谁知道老人组长却猛给独孤兰使眼色。独孤兰一下子明白,可能柯在福来老人组的事还没办完。独孤赶紧改口道,

“算了,还是在这里听你介绍病情就好,免得走来走去的。”

见独孤兰这么说,柯在福也不再勉强,只见他起身快步走出老祠堂,到了门口,刚好看到一小孩在玩要,弯下腰吩咐几句又折返回来。

“独孤书记,已叫内人到这理来,请你给看一看。”

“好的,但是声明一下,我非专业医生,可能技术有限,再就是不敢负什么责任的。”

“你这就是那种会开车而没驾驶证的人。那些专业医生有的是有驾驶证而不大会开车的。”

“抬举了,这话可别伤了专业医生的心,他们可都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只是在行医过程中,可能判断病情不准而已。”

“也是也是。这会儿我先捐点钱给老人组吧。”只见柯在福从裤袋里掏出一大把的现钞,送到老人组长手上。独孤兰抓住这机会道,

“柯老板真有孝心,对村里的老人都能这么孝顺,你父母今生有福了。”此语一出,柯在福的脸色大变,变得一阵子青一阵子红。但就是不开口。一旁老人们也沉默起来。独孤兰不管什么情况,接着说道,

“哎,老人就是再长寿也就二、三十年,一晃就过去了。真是见一面少一面的了。不及时行孝,老人一走,想孝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此语一出,柯在福低下了头,像是在思考着。独孤兰接着道,

“老人们在年轻时,辛苦劳动,收获成果都放在养育儿女上。好吃的给孩子吃,供孩子上学,帮孩子走出去,有的还把棺材本掏出来,给儿子当本钱去创业。人老了,子女理应负担起他们的晚年生活。”柯在福这时眼圏红了起来。看到这情况,独孤兰用眼睛示意老人组的老人们开口,老人们也很配合,七嘴舌的说了起来。

“人生能有多长,算起来就二万多天,除了小孩二十多年,后面的年月基本上都是在为家庭、妻子、孩子奋斗着。”

“老人最怕的就是老了,儿女却不管不顾,听说山里几年前,就有儿女不孝,老人去跳水自尽的。”独孤兰赶紧接住这话头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