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进城的贫民  扶贫那些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非不勤劳,然而这些人的命运却是那么苦。当年纪大、生病后,这些人基本上就在等死。

当汽车发动时,独孤兰记起了一件事,把导航设置到市SL局。大芹市其实并不大,也就几条街道,组成了几个“井”字形的新市区。现代化的东西和新一代的居民,都集中在新市区。老城区由于太破烂,基本上只住老年人,商业基本为零。巷道小得只能行走摩托车。

独孤兰一踩油门,几分钟就到了SL局大门口。看到独孤兰那沾满泥土的汽车,把门的保安语气粗硬的叫唤着,让他把车开远点,别占用水利局的临时停车位。独孤兰赶紧掏出工作证伸出车窗让保安看,可他只管大声嚎叫,根本没有看一眼的意思。独孤兰心里虽然有气,却只好忍气吞声把车子停到后街。

回到水利局大门,保安不认识独孤兰,又大声叫唤起来。这种感觉象流浪狗进了居民巷,赶过来赶过去的。好不容易进了SL局大门,找到业务科室,日已近午。科室里的人已走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人也急着离开,对独孤兰的到访,爱理不理。独孤兰只好违心的笑脸相迎,简要说明来意,提出林樟村因河堤造成村内涝的问题,SL局是否有这方面的政策支持村排水系统建设。得到有答复是不清楚。到ZZ局去问问吧。

费了大半天走进的门,这么简短的交流就结束。看时间已到正午时分,独孤兰只好在周围步行找个饭店,解决自己的“中央问题”。没走多远,却看到了大芹市ZZ局。在正大门的小店,是一家很热闹的小饭店。卖的是当地特色美食竹笋炒粉丝。在长长坐席里,睁大眼睛寻找空位,还真是费眼力。店家忙着炒、送、收等动作,对进店者理都不理不睬。突然独孤兰终于发现,在最里边一只可以坐三人的小桌子,只坐两个人,独孤兰上前微笑的问清楚,得到充许后才敢坐下。

在等店家上炒粉丝的这会儿,独孤兰听在座的两位美女在谈论着:

“干我这一行真是累死人,每天记不清打了多少字,复印多少。”

“哎,我还不是一个样,虽然是科室的,什么事都推给我干。”

“财会科室不就算工资费用那些事而已么?”

“你那里知道,要计算的东西多了。我不是也每天到你那里复印。”

“听说别的局不会这么忙的,可能是我们局太大太认真了。”

“现在房子行情这么好,我们局不忙才怪。”

听到这里,独孤兰听明白了,这两个一起拼桌吃饭的,是ZZ局里的人。独孤兰开口与她们聊了起来,特别提出内涝引起的村道排污水问题,文印室的女孩道:

“别的政策我不知道,只知道近时看到一个转发下去的文件,就是有关乡村雨污分流的。这一项工作由财政出资,各镇组织乡村实施。”

“这个文件直接下发到乡镇这一级的吧。”

“是下发到乡镇的。”

“大约什么时候发的?”

“大约是前几天吧。”

一顿饭,却在无意中听到了好消息。

走出饭店找到汽车,却发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用割雨器压着一张纸,一张令人汗颜的纸。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