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甘休!
如果天子不愿意追究,根本就不会在群臣面前近乎羞辱的地将杨彪钉在柱子上。
于是贾诩决定添一把火:“我觉得有诸!
杨旷口中,三句不离杨大夫,给曹掾张某甲说,也是极言——无论事成与否,杨大夫都会给予帮助。
大汉以孝治天下,而杨氏更是家风森严。杨旷身为子侄辈,若是没有杨大夫的首肯,岂会乱说?”
问题是杨彪真的不知道。
但是贾诩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杨彪也没法反驳——反驳那不就说杨氏名不副实嘛!自毁招牌!
这段时期,杨彪正战战兢兢呢,如果当时杨旷提前打招呼,杨彪肯定是一个大嘴巴抽过去,并狠狠骂一句:“孽障,汝欲族吾族耶?”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杨彪也提前见过刘宏了,所以他知道刘宏的态度。
放过是不可能放过的,严惩是必需的。
当然夷三族这种事情,应该是不会发生了。
总之,去服刑劳改,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干脆…
再合理辩解一下?
杨彪:“臣侄顶着臣的名头,触犯刑法,臣理所当然受罚,只有一事,臣需要澄清,臣绝对不会欺瞒陛下!而且,近日城门闭锁,臣也没有外出过,根本没有和臣侄往来过…”
“不对啊,杨大夫。”
刘宏叫停了杨彪。
“你都没有怀疑过贾尚书说话的真实性,你这是默认了你大侄儿的罪行了么?这还说不知道,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了吧?
要不?
你就逮着贾诩质疑一下?
害!别担心,试试嘛,朕倒是也乐得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