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盛赞今上,善部善政,光是在此处,便可以见着了。”
刘宏点头道:“说来也是,怕是雒阳周围就有数万流民,文和,你我的任务,可是辛苦咯~”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通行工具,刘宏这一次,就只打算在雒阳周围转转,先给雒阳转个遍,观其效果,再论其他。
贾诩来都来了,只能以刘宏为主,跟着混混就行。
“哎对了。”刘宏又问道:“今天你所见所闻,若是写奏疏,当如何写,请教我。”
这,就是刘宏在考验贾诩了。
贾诩也不含糊,直接就夸:“流民无不感念陛下恩德,人人有田种,此皆陛下之功也,当树碑建祠,以受民众供奉!”
噗——
刘宏也没有想到,贾诩竟然直接当了谄谀之臣。
“嗯?有什么不妥吗?”
贾诩就发现了,每次一夸天子,这个人就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
到底真的有这么搞笑么?
“咳咳…快看,那边来了车队,想必是授田的官吏来了,你我混入其中,看看情况,看这群吏员,处事如何?”
“好吧!”
……
乡里公署,墙上张贴着最新的政策。
流民授田,编户定居,每一个成丁,授田百亩,前三年提供种子租借耕牛,赋税为十税二,如果三年的勤耕不辍,徭役一次不漏,那么该成丁有这一百亩地的终生使用权,赋税按正常的比例十五税一,直到死后收回田地,不得传到下一代。
内容大抵就是这些。
在公署前,吏员搬出桌案,拿出堆成山的案牍,正一个一个地叫着名字。
刘宏、贾诩两人,混到了流民队伍,挤到了最前头,开始暗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