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多,南徐市曲阳村东头一公里开外。
这里有着大片大片的农田,农田们的中央,是一条两车道的水泥路村道,修得挺平整。
在这个点上,周围不管是田里还是路上都看不到一个人……哦不,仔细一看的话就会发现,在左边的一方田亩里是有一个人的,只不过他蹲在那里,所以一下子才没有发现。
“看来就是这里了……”
蹲着的这人看着眼前的景象,喃喃自语。
只见这人的手里抓着一根藤,已经被粗暴地划开了,可以见到里面的维管束变成了褐色,还有点点菌液溢出,可是这根藤、还有它身上的叶子什么的,却都还是看起来健康的青绿色,正是青枯病了。
“竟然还真能找到啊?”
这人又自言自语了一句,表情颇为惊讶。
他正是许汉。
南徐市和寒江市之间距离不远,交通更是便利,坐高铁只需要20多分钟就能到,所以他从小艾那里得到信息后,上午就过来了。到了这曲阳村后,他又是四下里快速找了一番,没一会儿就找到了这片土豆地。
看完了藤上的症状后,许汉又伸手,把这一株土豆扯了几下、从土里拉了出来。
这地下的土豆并不大。
许汉捏了捏,自言自语:“已经进入结薯期了吗……”
根据他在来的路上临时补的课,土豆的成长是可以分为发芽、幼苗、发棵、结薯四个时期的,其中,结薯期是土豆块茎生长的最关键时期。
从目前这个土豆的个头来看,是已经进入到结薯期了,只是它的卖相着实不大好:只见这土豆不仅个头小,而且把表面的泥土小心拍掉后,可以见到它的外皮龟裂。再一掰开,更可见到髓部烂成了稀泥一样,抓在手里都觉得恶心,更别说卖了。
“嚯!”
许汉甩了甩手,把这土豆扔在了地上,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确实是土豆青枯病,而且这一株的情况还挺严重的了。
接着,他站了起来四下到处走,时不时蹲下身扯一个观察观察情况。
他发现,这户人家也是做出了努力的,可以看到有几处地方的土豆是挖掉了的,还对根部及周围土地进行了消毒,但可惜的是,他观察到的情况中,还是有许多地方的土豆染上了青枯病。
总的来说,就这亩地走下来的情况,应该要减产一半以上了。
许汉心里计算了一下,接着拿出了手机来,放出了精卫无人机,让小艾操作无人机对周围进行了一番侦查。
同时,许汉也把这个种植户的资料又再看了一遍。
根据小艾的信息采集,这个受灾的种植户叫朱琦,是个专门的农业生产户,承包了不少田,总种植面积在20亩。
这么多田,要是全种番茄的话,朱琦一家累死了也是种不下来的,但是种土豆那就不一样了。
和繁琐精细耗时耗力的番茄种植不同,土豆从种植到采收,全部都可以运用机械化,所以朱琦一家照料这20亩土豆完全不是问题。但可惜的是,他们运气不好,摊上了青枯病。
根据小艾提供的信息资料,这些土豆之所以染上青枯病,其实和曲阳村几天前的一场大雨有关。
连绵的大雨提供了过量的湿度,土壤含水量高,而接下来两天又是天晴,气温急剧升高,这简直就是青枯病的经典发病环境……
精卫返航了,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手机屏幕上,进入了前置摄像头中。
这把许汉的思绪从这些资料上拉开。
小艾也立马分析好了数据资料,把信息结果呈现给了他:侦查情况显示,这20亩土豆的最终减产估计量在63%左右。
没到最坏的情况,不至于让种植户万念俱灰,但也绝对算不上好,亏本那是要肯定亏本的了。
许汉看着这些信息,默默思索了起来,最终他拿起手机,拨了一个电话出去。
他觉得这单生意可以做,但首先要解决销售渠道,因为这单生意的数量好像有点大:按照小艾同时给出的数据显示,这些土豆是经典的“大洋”品种,再结合他的那些番茄效果来估算,他救活这些土豆后,它们的产量最大可以达到7300斤每亩,20亩的话,那就是14万6千斤。
要是他不等薯块长到最大、早点收,压一压的话,十一二万斤也是能收到的,那就是差不多五六十吨。
这分量在许汉看来着实有点大,也很有销售压力。
不要等到他把这些土豆给收完了,结果到处都卖不出去,那就亏大了,所以最好还是先把销路的问题给解决了的好。再不济,也该有个销售方向不是?
“哎,孟老板吗?我小许啊。”
许汉这个电话并没有打给亿客隆的于翔,而是打给了盛安隆的孟亮,也就是他差点把番茄生意全给了的那个档口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