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入口竖了几根拦路桩,钉死在路上,阻止车辆进入,只有从专门的通行口才能入车进市场。在两侧街道上,则是一水儿的门店,腌菜土货腊肉醪糟,基本上都是能进嘴的吃食,多半也都已经开门营养了。
在这些店铺前的人行道上、南门口子附近,却是见不到沿路摆摊卖菜的……哦,有还是有一个的。
一辆三轮车停在了南门口附近,车斗里铺满了红彤彤的西红柿,车斗的边沿上还摆着电子秤,电子喇叭,压着塑料袋,一看就是卖菜的摊贩。
车主正在车后轱辘那儿站着,正是许汉。
他把田里已经红透的番茄摘了不少下来,装在车里拉来城里卖了,满满当当差不多能有七八百斤的样子。
售价之类,他通过网络查询今RB地菜价、上门询价等方式确定了个大概,地点也是奔着菜市场这种人多的地方挑的,最终挑中了锦安农贸市场这块。
可是到了地头后,他却发现有点不对劲。
“奇怪了……”
许汉左右张望了一圈,见只有自己一个摆摊卖菜的,不禁嘀咕了一句,很是疑惑。
这么好的地段,怎么就他一个卖菜的?不科学啊。
许汉一边想着,一边放出了“精卫”无人机——语音启动已经被他换成了手指操作。
一个小虫子飞上了天。
接着,他拿了条耳机出来插在手机上,给自己左耳塞了个耳机,以便接受小艾的提醒信息。
“‘精卫’升空完成,进入巡航模式,开始执勤。”
小艾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
最后,许汉把手机收进裤兜里,把两张刚印好的收款二维码贴在了车架边栏上。
不得不说,14年后的社会发展太快了,竟然有半步跨入了无现金社会,大部分业务都能够手机支付了,这点是让来自于2004年的许汉最震撼的。
要知道,在他那个年代,还有许多印着老朱同志的100元在流通呢,刷卡都还没普及,结果短短十来年直接半只脚跨进了无现金社会。
许汉这边准备工作刚做好,正打算开口叫卖,却不料还没等他喊出口,就有一个路过的大妈在三轮车车斗面前驻足,主动开口跟他说话了:“这番茄怎么卖啊?”
大妈说着,还上手进了车斗里,下意识地想要挑选起来,结果一挑一个,嘿,挺好,没虫没裂,再挑一个,嚯,还是又大又饱满,没虫没裂,摸着也不会特别硬。
这根本都不用挑的,也没得挑。
大妈一喜。
她就是看着这些番茄好像挺好的,所以才上来的,结果靠近了上手才发现是真好,比之前看着都好,随手连拿几个,都是跟超市里卖的那些个专门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番茄一样,甚至还要更好。
“3块一斤哎,阿……姐姐你来一点?”
许汉下意识地就想礼貌地喊一声阿姨,就像喊同学家长一样,但是立马想到自己也33了,喊阿姨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大妈眯眼一笑,嘴上却道:“3块贵了,里面也才卖2块5。你便宜点,2块5一斤我就要几个。”
许汉连连摇头,实诚地道:“今天3块已经很便宜了,2块5不卖,里面也没2块5的。”他到底是头一次做生意,真是实诚到有啥说啥,连点技巧性的话术都没有。
大妈嘀咕了几句,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最后摆了摆手,像是吃了天大的亏一样,“行了行了,就3块吧,给我拿个袋子。”
一单生意就这么成了?
卖菜似乎比许汉想象的简单多了,他赶忙扯了个塑料袋给大妈,等她装了几个番茄后往电子秤上一放,一称,自动显示了重量和价格。
“两斤八,八块四。”
因为只卖西红柿,所以许汉已经预先把价格锁定在了6元每千克的单价上,不用再按价格了。
大妈看了一下称上数字,拿起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按了个数字,又把手机屏幕给许汉晃了下,“好了啊。”
与此同时,手机声音在许汉耳边响起:“微讯收款8.4元。”
许汉笑着一挥手,把这袋西红柿递给大妈,“姐姐慢走啊。”心下想到,手机支付属实方便,都不用找零的,自然更加就不用抹零了。
同时第一单的顺利开张,也让许汉信心大增。
卖菜看来也不难嘛!
他正想一鼓作气大声叫卖起来,结果还没等他开口,又是一位大爷走了过来。
“番茄怎么卖?”……
没一会儿功夫,许汉这边已经围了两三位顾客在挑选番茄、装袋过称了,而且周边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围过来。
这个点上菜市场买菜的,都是平日里真就买菜做饭的那群人,家庭煮饭主力军、菜市场常客,自然看得明白什么样的菜是好菜。
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