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感叹完之后,看着秦易问道:“你之前都读过什么书?”
秦易心中暗道:“各种网络,四大名著等等,我读过的书多了。”
不过秦易也知道这些当然不能说。
宋濂问他的是可曾读过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
“我所读之书不多,《论语》也不过只读了半本,其他也是涉猎不多。”秦易说道。
宋濂闻言,差点一把把自己的胡子拽下来几根。
这位名满长安,文采斐然,写出三首足以流传千古的诗词的武安侯秦易,竟然只读了半本《论语》?
宋濂瞪着眼睛又问道:“那你年幼之时,可曾读过什么启蒙之书?”
秦易想到前世之时读过的启蒙书籍,想也不想开口答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唐……”
说到这里,秦易不由一顿。
好险!
差点直接将唐诗三百首给说出来。
然而宋濂和弘文馆之中的一众学子却不由得目瞪口呆。
宋濂愣了愣,有些疑惑的盯着秦易道:“这《千字文》老夫倒是知道,不过《三字经》和《弟子规》为何老夫没有听说过?”
秦易闻言,这才反应过来。
此时乃是唐初,虽已有千字文,但《三字经》和《弟子规》,却还没有被写出来。
秦易咳了一声,答道:“其实与其说这些是学生的启蒙之书,却也不尽然。”
“其实这《三字经》和《弟子规》乃是我年幼之时,不喜读教书先生所教那些晦涩繁琐的文章,便加以简化,所写出来的启蒙之书。”
反正已经当过文抄公了,秦易倒也不介意再多炒一些。
宋濂与弘文馆之中的一众学子听到秦易所言,不由再次目瞪口呆。
自己给自己写启蒙之书?
该说不愧是文采斐然的武安侯吗?
宋濂脸带着惊讶,问道:“那你可否将《三字经》与《弟子规》背诵一遍?”
秦易闻言,答道:“当然可以。”
宋濂双眼微眯,道:“那你就先背一下那本《三字经》吧!”
“既然先生想要听,那我便背一段吧!”
秦易说着,便开始背诵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宋濂越听,双眼越亮。
这《三字经》内容浅显易懂,朗朗口。
但是却蕴含历史故事、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思想。
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然而这却是面前这位少年幼年之时所作,难道此子真的是那种生而知之的天才不成?
不!
这位武安侯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盖世妖孽啊!
不说其他,单就是那首《将进酒》其中的洒脱恣意,就不是这个年纪的少年能写出来的。
而弘文馆之中的其他学子,此时也是再次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秦易背诵三字经,转瞬便背到了隋唐这一段。
秦易脑筋急转,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该如何修改。
索性便直接将隋朝以后的内容全部略去,跳着继续背了下去。
“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再去除了唐朝之后的相关内容后,秦易一口气将自己改编的唐朝版《三字经》全部背诵了出来。
宋濂双眼发亮,颤声说道:“你再将《弟子规》背诵一遍!”
秦易闻言,也不犹豫,点头开始背诵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良久之后。
宋濂以手抚须,长叹道:“这《三字经》与《弟子规》皆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启蒙佳作。”
“《三字经》朗朗口,却蕴含天地之理,仁义诚敬孝;《弟子规》同样朗朗口,通篇提倡孝悌仁爱。”
说到这里,宋濂目光复杂的看向秦易,赞道:“武安侯之才,足倾天下矣!”
“只怕当今世,无一人可在武安侯面前称为大才了。”
宋濂乃是名闻天下的大儒,此时面对秦易,竟是直接以秦易爵位相称,隐隐有平辈相交之意。
足可见此时这位大儒心中的震撼。
而李承乾三兄弟同样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这家伙不仅能作诗词,而且竟然还在幼年之时,就写出了两本这样惊艳天下,足以流传后世的启蒙之作。
自己等人与他年纪相仿,但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此时李丽质心中的气恼早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看向秦易的目光之中满是柔情。
这就是她未来的驸马,不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