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祖父在江都等着你!  隋唐:开局选择帝国阵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过后。

大隋群臣再次云集在洛阳王宫门前。

同时,洛阳驻军同骁果卫正在迅速集结,首先是三万骁果卫开路,朝着洛阳城方向而去。

之后就是洛阳驻军在城门外集结,这就是杨广下江都所带去的兵力。

三万骁果卫,同五万洛阳驻军,武将来护卫为随行大将。

另外,来护儿也是五万洛阳驻军的统帅。

“陛下不是才从雁门关回来吗,如今又要去什么地方?”

“莫非又要打仗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天下叛军四起,本身就是一个战乱年代。”

一些街道两旁的百姓,皆是驻足观望,并窃窃私语的讨论着。

从雁门关返回不到一个七曜日的时间,陛下再次聚集大军准备离开东都,换做是谁都会觉得有些奇怪。

一些老臣在恭送陛下出城的时候,还在劝谏,其中以老臣虞世基和苏威为其中佼佼者。

两人可以说是是当初的文武班底,终究是在担心着,陛下的安危出现问题。

杨稷默不作声的骑在高马,随同群臣恭送祖父离开东都洛阳。

等到出了城门,群臣停下,大军也随着停下。

“稷儿,进来。”

坐在九龙金轿,杨广掀开了车帘沉声道。

闻言杨稷翻身下马,朝着轿子走去,在掀开了帘子后杨稷进了轿中,整个轿子内只有祖孙二人。

“此番朕南下江都,这东都连带着北方的事宜,朕全权交给你来处理了。”

杨广语重心长的说道。

“稷儿明白。”

杨稷应了一声,在这离别之际,他还是有些感伤的。

“北方的事情你就放心大胆的做吧,祖父在江都等你。”

末了,杨广微微一笑,这一笑冲淡了离别的伤感。

“祖父,稷儿至少一年解决一州的叛乱,尽早前往江都。”

杨稷回应了一个自信的笑容,祖孙二人就在这九龙金轿当中达成了这一道约定。

没有过多的叮嘱,仅仅只是这一句约定,就已经足够了。

此时群臣都在猜测,陛下究竟同皇太孙说了一些什么,等到皇太孙从轿子里走出来的似乎,整个人似乎变得平静了不少。

“稷儿,多看看你的皇祖母,朕这一走,你皇祖母恐怕孤独了不少。”

在杨稷刚好下了轿子的时候,祖父还不忘记特意叮嘱一句。

“启程。”

还未等杨稷回写什么,杨广就放下了车帘,紧随之那沙哑的声音淡淡响起。

踏踏。

大军行动,马蹄踏动发出响声,节奏不快不慢,但却牵引人的心神。

就怎么八万大军,同一顶九龙金轿就要怎么前往南方江都,这一别杨稷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见到祖父。

“陛下,可要注意安全,万事不得倔强啊。”

在皇宫后宫当中,似乎有所感应的皇后内心莫名一紧,一行热泪从眼角缓缓落下。

呼呼。

大风吹起,树叶沙沙作响。

当朝天子杨广,终于是开始实行了改变整个大隋命运的计划。

祖孙二人也从此分离,两人分别坐镇南北两方,以稳定大隋国情。

……

河间地区,也就是如今的河北地区。

此地为十八路反王,名号定阳王刘武周的根据地,其原本为马邑校尉,但因天下大乱,由此斩了马邑太守,自称为太守。

拥兵十余万,堪称十八路反王当中最有实力的一名反王。

其为了抵抗大隋围剿,更是依附了突厥人,被原先的始毕可汗封为定杨可汗,听去威风凛凛。

然其实则也不过是突厥的一条狗。

刘武周在自己封地里原本是活的逍遥自在,但近日却因为一连串的事情,弄得心烦意乱,没有半点心思游玩,终日里是愁容满面。

此事就是雁门关的事情,雁门关一事,当今天子已经昭告天下,此战结果如何,刘武周心里清楚的很。

一直庇佑他的始毕可汗在雁门关战死,其尸体更是被悬挂在东都洛阳城外。

另外此次突厥三十五万大军,到最后竟然只剩余万余逃回突厥部落,如此惨败,让人为之震撼。

“主公,有何事吩咐?”

其麾下一战将宋金刚走了进来询问道。

除了宋金刚之外,还有一群刘武周账下所谓的能人,但凡军中有些眼界的和有才能的人,皆是被他召集到了此处。

“雁门关一战,诸位都已经知道了吧?”

刘武周沉声道。

宋金刚等人可是难得看见刘武周,有如此凝重的神情。

“自然是得知,此次突厥损失惨重,就连始毕可汗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