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沈秋适时的开了一句玩笑道:“对啊,要不是西湖这风光太美,宋高宗怕是要跑到广东去了。”
沈秋这么一说,引得夏言就是一阵大笑出声,不过几位锦衣卫就有些听不懂沈秋说的什么了。
沈秋夏言两人一阵笑之后,也随着入城的百姓一起开始入城。如今他们一群人都是便服出行,所以也没有人在意他们的出现,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
沈秋几人之所以会进杭州城,完全是因为沈秋打算回湖州长兴老家一趟。毕竟这要是不回去一趟,人家可真要怀疑,沈秋是不是中了进士连自己家都不要了。
至于沈秋为什么先停留杭州,而不是一鼓作气回长兴。
原因太简单了……
有钱就是好办事,沈秋直接带着夏言等人,住进了杭州城里最豪华的大通客栈,吃起了最高档的聚贤酒楼。
酒足饭饱后,沈秋也不忘让聚贤楼小二推荐一个舒服的地方,沈秋做东请几位好好放松一下。
而沈秋就需要好好跑出来谋划下明天的事情了,虽然已经从各种渠道积累了许多有关原主的情况,沈秋还是有那么一些不放心。
再者空手回家总是不好,需要购置一些物品。
人身安全这一块,若是在城外还不太好说。安不安全,完全取决于遇到什么人。
而城内就没有这些顾虑了,不客气的说,王法行于城内这话完全没有毛病。故而沈秋表示想要自己出去购买一些物品。
得知沈秋不会出城之后,几位锦衣卫也就照着沈秋的意思,没有再跟过去,毕竟杭州城里,还是非常安全。
出了门沈秋就去了附近的一些铺子逛了逛,反正东西他也不太会选,直接让掌柜推荐,自己过过眼要是觉得还可以就买下。
当然他每次买的都不少,比如布料这种东西,买完就把地址给老板,让他请人帮忙把这些送到他家去。
还好路程不远,老板收取了运费之后,也欣然答应下来。离开就是如此,一般人买东西都是自己带走,这种有钱人买完东西都是让人送去的。
沈秋一番买卖之后,总算觉得差不多了。正打算返回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成衣铺,想了想这已经很冷了,自己也该好好添身衣服了。
直接就进了铺子,里面客人不多,我就四五位,不过全部都是女子。
眼见有客人进来,铺子里的小伙计赶忙跑了出来,热情招待起来:“公子里面请,小店是这杭州城里口碑最好的成衣铺,但凡苏州那边出了什么新样式,咱们这边第二天就有……”
小伙计也不怕累,将人迎了进来就开始噼噼啪啪的介绍起来,一点都没注意到沈秋那表情。
小伙计看不到客人反应,那是他的人生经验不足,脑袋还没有开窍。
掌柜却不一样,女掌柜虽然正在陪同另外两位客人看衣服。但见小伙计这一桶说辞并没有让沈秋说一句话,经验老道的她,看了一眼沈秋的穿着,就知道这位主顾是那种说买就买的人了。
于是赶忙叫过小伙计来招呼先前的客人,然后自己赶忙过来招呼沈秋。
“这天冷了,公子可是打算添身厚衣服?”
掌柜不过三十岁的样子,一眼就看出沈秋的来意。
“正是如此,不过在下时间有限,等不及现做了,掌柜看看可有合适的现成衣服?”
听沈秋这么一说,掌柜的开始打量起沈秋的身材,然后更是让沈秋摊开双手,自己绕着沈秋转了一圈。
“公子这身型,本店倒是有几身衣服合适,我让人先拿来,公子看看可还能入眼不。公子请稍等片刻。”
说完掌柜就朝着店铺后面走了过去。
这时沈秋出于等待的无聊,开始在铺子里四处看看。不得不说,从古至今女人的钱都是最好赚的。别说是女人了,就连沈秋现在都被这里面,整齐搭配好的丝绸布匹所吸引。
虽然成衣铺的下半段挂着一些成品衣服,但是高处,沿着铺子四周都是一条条的丝绸垂直而下。
它们按照宽窄一致的间距,一条搭着一条,五颜六色,而又十分悦目的挂在墙上。而下端则是延伸出一条十分优美的弧线,最后挂在一根竹竿之上,供所有客人拿起一端,来查看这些面料。
就在沈秋拿起这些布料上手查看之时,成衣铺的门口走进来两个人。
沈秋本不会注意到进来了什么人,但是这两人的一句对话,让沈秋立马精神一震。
她们的对话沈秋只听到一句,而且还是在进成衣铺之前说的一句话。至于这话的内容沈秋是完全听不懂,因为她们两说的这一句是日语。
沈秋虽然听不懂,但是能听出来这是日语。全拜抗日剧所赐,绝对不会把日语和朝鲜语听岔。
沈秋现在什么都没做,虽然手上拿着布料,但是脑袋里在疯狂的转着念头。
就是一个问题,杭州城里怎么有日本人?
若是在宁波听到日语,看见日本人那倒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