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父与子  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目刺眼。村子的上空,笼罩着灰蒙蒙的动荡的不祥气息。

了解到具体情况后,他不准弟弟和儿子再在晚上出去看护草垛。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看到多久是个头?人心撕裂,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思索了一晚上,清晨醒来,柳致心对躺在被窝里看书的儿子说:“晓楠,你的钢笔字是临摹关先生的石碑学来的,你何不用毛笔再去临摹,练练毛笔字。”

柳晓楠抬起头,大惑不解地看着父亲。数九寒天蹲在石碑上临摹毛笔字,还不得冻成冰雕?

柳致心说:“练好毛笔字,过年时给大家书写春联福字,也算是做了件有益的事。”

柳晓楠说:“在家也可以练写毛笔字。”

柳致心简略地讲起,那块石碑是如何被推倒做了垫脚石的经过。他重复着关先生的话,颇有深意地说:“让那块石碑看看,柳子街都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事非你不可。”

柳晓楠利索地爬起来,他似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尽可能穿着保暖一些,用铁锹铲去石碑表面的积雪,用凿子一点一点将笔画里的冰雪剔除干净,赤手端着毛笔临摹。

手脚冻麻木了,将手伸进袖筒里,原地跑上几圈,恢复知觉再接着临摹。

一连几天,村民们惊讶地看到,柳晓楠迎着寒风蹲在石碑上临摹。那孤独单薄执着的背影,如同一尊石雕,为这寒冬增添了一股慑人的暖意,令人动容触动心弦,不能不联想到曾经的那个留着小辫子的干巴老头儿。

或许是村民们想到了石碑上的内容,唤醒了心中久远的记忆,寒气消退春意复苏。柳子街从此再没发生纵火事件,一场人为的混乱消弭于无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