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殿中引论  重筑大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时事业既成,百官当知大家识人之明,不复多言也。”

李涵闻言,心中不由一震,心想:“这仇士良所说的确不错,若是郑卿能不负朕望,到时所谋大业既成,谁人敢说朕识人不明!”

李涵看着仇士良暗暗点头,忽然他瞥见了托盘上面的几册书?不由得好奇问道:“这些是什么书?”

仇士良笑道:“老奴听闻大家近日在寻访通识周易的学者,今日老奴在长安东市新开了一家书店里找到了这么几卷书,似乎是贞观年间有孔祭酒领衔编撰的《周易正义。老奴记得宫内的正本在当年玄宗出狩之时,被贼兵毁坏,这几卷书似乎正是宫内流出去的正本,故而买来献给大家。”

李涵闻言眼睛顿时发亮,当即拿起最上面的一册书翻看了起来,他翻看了几页,却又将目光停留在了第一页上面,只见上面印着“育才书店印制,售价一百四十文。”

李涵喃喃道:“育才书店?好像在哪里听过!”

仇士良见李涵盯着第一页愣住了神,还以为出了什么差错,微笑着问道:“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李涵道:“朕记得这部《周易正义一共有十四卷?难道这一卷书只收十文钱吗?”

仇士良闻言,顿时舒了一口气,笑着道:“大家所言不错,这育才书店的书的确要比其他地方便宜许多。而且老奴还听说这育才书店的掌柜虽然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但却是心忧家国天下,还在书店的大门两侧悬挂着一副写着“惟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对联。”

李涵闻言,不禁眼睛发亮,问道:“哦,那你倒说说他是怎么心忧家国天下的?”

仇士良说道:“听闻那育才书店掌柜岳风在书店开业之初,当众宣言,说大唐经多年战乱,之所以不再复贞观、开元之盛世,皆是因人才凋敝!”

听到这里,李涵不禁点头道:“要是有贞观、开元之名臣我大唐又何至于此!他说的倒有些道理,可是他一个小小书店掌柜,又能做些什么呢?”

仇士良继续道:“他说寒门百姓为图生存已无钱买书,更何谈成才,如今他开这育才书店,将书价降至市价之十分之一,为的就是要让天下有志于读书、有志于报效家国的年轻人能够读得起书!能够成才!得以报效国家!”

李涵闻言,心想:“自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几乎垄断了为官出仕的道路,大唐子民千万,多数为寒门子弟,而寒门子弟之中少有与宦官藩镇相勾结之人,若能得人才于其中,加以任用,或许可能打破世家大族围成的壁垒,开创我大唐的另一代繁荣景象!”

李涵道:“朕就说这书上的售价怎么这般便宜,原来是有这样的缘故在里面,我大唐有这样的俊秀后生,实在是家国之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