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好。
老厨子就是老厨子,出点新菜一点不费劲,并且出的菜都是挺适合三台子人吃的。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老大,看着挺粗的一个人,并且还有点痞气,但是论做菜,论对饭店的理解,一般人比不上。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十五这天晚上酒店没客人,厂内在小广场举行灯会,还有离得不远的北陵公园也举行全市的大型灯会游园活动,人们都去看灯会了,没谁来酒店吃饭。
冯哥说做几个菜,大家会会餐,前台的说不会餐,想去看灯会,老四说他也想去,于是就取消会餐,简单的吃一口,都去看灯会了。
从厨房出来,看到张玲还没走,就问她怎么还不走,她说不想去,没意思,问我干什么去,我说回寝室,她说不如陪她走走,很长时间没逛街了。
和张玲从酒店出来,看到大街上很多人都再往小广场的方向走,有成双成对儿的,有一家三口的,还有单个的,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想必心情不好的都在家闭门思过、修身养性呢。
我说:姐,要不咱俩也去看看吧,挺热闹的。
张玲说:你想去呀,那就去吧。
干厨师这一行,就是这样,很多节日都享受不到,等到了可以享受的时候,节也过完了。另外,每天都窝在厨房里,上班的时候是上午九、十点,一干就是一天,等晚上下班了,是人家睡觉的时候。过得都不是正常人过得日子,好不容易有这个就会,也应该去享受享受。
小广场不远,走着十分钟就到了。快到小广场的时候,就看人流已经很多了,再往前走,就开始人挨人了。
我问张玲:姐,咱们进去吗?
她看着这么多人,就说:咱俩就在外面转转,里面人太多了,挤的难受。
外面也挺热闹的,围着小广场的树上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灯笼,灯笼底下都是摆摊的,卖啥的都有,有糖葫芦、羊肉串、小孩玩具、鞋、袜子-------像个夜市。
张玲买了两串糖葫芦,我俩一人一串,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逛着。外面虽然没有里面人多,但也不少,里面是人挤人,外面是一个跟着一个,相隔也就半米距离。我就感慨,这人咋这么多呢,计划生育还是好呀。
走着走着,张玲把小孩子心性释放出来了,周围都是热闹祥和的氛围,人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不在有烦心事,开始高兴起来。看到卖棉花糖的,围着一群由大人领着的小孩子,还有的孩子小,大人抱着,卖棉花糖的笑逐颜开,做完一个,递给伸手来拿的孩子,紧接着就做下一个。
看着挺热闹,和张玲站在那看了一会儿。
张玲问:小弟,你小时候吃过棉花糖吗?
我说:没吃过,我们家那里没有会做棉花糖的。
她说:想吃不,姐给你买一个。
我把糖葫芦往她面前晃了晃,说:这个还没吃了呢,我都多大了,还吃棉花糖。
她就笑,说:看着挺好玩的。
往前走着,在一个卖围巾的摊子前停下,张玲拿起一条围巾看着。我发现卖围巾的就是那个在商场里卖围巾的老板娘,看来是趁着灯会人多,出来摆摊,想多卖点。做生意的人就是厉害,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就听老板娘在那喊:看一看呀,新款的西双版纳围巾,就剩这些了,赔本卖,赔本卖!
看来是年过完了,马上就要春暖花开气温回升,买围巾的人也少了,再不卖掉,就得压货底。
又往前走,在前面,碰到了张姐和孙哥,两口子正在那逛呢。孙哥手里拎着袋子,里面应该是买的衣服,张姐下身穿这一条紧身皮裤,上身是短版的黑色小袄,领口敞开着,胸口依然是波涛汹涌。
他们也看到我和张玲。
我走到孙哥和张姐跟前,说:你们也来了。
张姐说:在家呆着没意思,出来逛逛,这是谁?
我说:我家吧台。
给张玲介绍孙哥和张姐,张玲冲他们笑着点点头。
张姐说:谭子,不错呀,挺有眼光,看人家多漂亮。
我说:张姐,不是。
张姐说:不是啥不是,都把人家领出来了,不是你领呀。说完冲张玲说:好好处,我家谭子不错,不打扰你们了,走了。
说完和孙哥一起走了。
张玲在那笑,说:他们把我当成你对象了。
我说:是,她看谁都像我对象。
张玲说:我对她有印象,和你那个姐一起去咱们店,你们和邢师傅还在一起吃饭。
我说:是,她和老大是朋友。
张玲说:她可真敢穿。
我说:还敢说呢,一般的人说不她。
又转了一会儿,围着小广场转了一圈。也都走的有点累,就开始往回走,快到寝室的时候,碰到了老大、老二和老四,还有服务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