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第16章  厨道人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在厨房拿着菜刀切简单的东西。刚开始切的时候很慢,总切手,最狠一次把小半拉儿手指甲连着肉都切掉了,疼了我一个星期才好。那洗碗的活还照样干,戴手套就行了。农村孩子没那么娇气,在家割庄稼、打柴,被刀拉出口子的事总有,也没创可贴,往口子上撒把土,一会儿血就凝固,过几天就好了。都说农村孩子皮实,那不是皮实,是打小练出来的。

我也只能切点尖椒、胡萝卜,想切点肉,姓石的水案就说,切肉不行,肉挺贵的。我知道,要想当厨师,像厨师一样站在灶台上炒菜,首先得学会切菜,学会配菜。这一关过不了,就上不了灶台炒菜。俗话说“学艺不如偷艺”,不叫我切肉配菜,就在他们干活的时候仔细的看,看人家怎么做,然后记下来。另外,每天早上再早起来一点,把水案每天需要准备的料头都切好,等他们来就不用切了,我也练了刀工。还有就是每天中午和晚上的工作餐几乎我都包了,都是我来切,他们乐得清闲。

那时最喜欢工作餐吃土豆丝,可以切土豆丝来练习刀工,想必这是每个厨师都经历过的。自己打土豆皮自己切,开始的时候切的粗的粗、细的细,一点也不规整,慢慢的,时间长了切的就好了。什么都是勤练,练到一定程度就达到手熟,切什么都好了。干厨师这行没有什么捷径,都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往前走。

有一回我叫一个厨房小弟切土豆丝,小弟说切土豆丝多费事,直接用擦板擦多好,又省事又匀,比切的好多了。听了只想笑,现在的孩子真没办法,懒的连土豆丝都不切,拿擦板擦。于是叫他擦了一份土豆丝,同时我切了一份土豆丝,然后叫过来一位师傅,叫他用同样的炒法炒这两盘土豆丝。炒完之后叫那个小弟尝一尝,结果是用刀切出来的土豆丝吃起来要比用擦板擦出来的土豆丝香,好吃。

吃完之后,对那个小弟说:“这就是我为什么叫你用刀切土豆丝的原因。”

他说:“我切不好。”

我说:“切不好没事,练呗。”

他问:“我得切多少斤土豆才能练到你这个程度。”

我说:“不是多少斤,是吨。”

他有点懵,不相信的看着我。冲他笑了笑,也没解释,解释了他也不会信。问他:“知道这是哪产的土豆吗?”

他说:“不知道。”

我说:“在我切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阜新产的土豆,质地硬,皮光滑,淀粉含量少,适合做炝拌土豆丝和炸土豆条,炒着吃也行,等炖的时候很难炖出沙来。土豆丝炒着吃最好的土豆是内蒙古武川的红皮土豆,淀粉含量高,质地粘,容易起沙,炒着吃最好吃,炖着吃也好吃,但容易炖碎成泥。内蒙的名菜“烩酸菜”就必须用红皮土豆才能做出那样的效果,用别的不行。等现在普遍用的是黑龙江产的黄麻子土豆,质地中性,淀粉含量高,拌着吃、炒着吃、炖着吃都行,如果做土豆泥,它是首选。”

听我说这些,小弟一脸惊讶的表情。

我问:“知道我怎么知道这些吗?”

他说“不知道。”

我说:“这没啥厉害的,就是这三种土豆我都切过,并且切的很多,切的多了就了解了它们的特性,做菜的时候一看是什么产地的土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你要是想学厨师,就趁早把那个擦板扔了,要不然连菜都切不好,你看哪个有名的厨师不会切菜的。”

厨师要想把菜做好,首先要了解组成这道菜各种原料的特点,,只有在了解原材料特点的情况下,才能够按照其特点形成适合的刀工之后进行初熟加工,然后按照原材料的喜好,进行基本调味和附加调味,最后选择最为适合的烹饪技法进行烹饪,才能成为一道菜。所以说,一个厨师一辈子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菜就很厉害了,有的厨师做了一辈子的菜也没做出一道属于自己的菜,这也是很正常的。

在酒店工作一个月之后,我稳定了下来。

一天晚上客人走的比较早,下班也早,我去了王姐那里。

到王姐那里的时候她们店正好下班,和王姐、英子一起出来溜达。

英子的情绪不是太好,她不准备在饭店当服务员,想出去找个工厂的活干。

九十年代,许多农村出来的女孩子到城里打工,选择的都是在饭店做服务员,原因很简单,做服务员要求不高,不需要高学历,能够会写字、会开菜单就行,剩下的就是把客人点的菜端到桌子上,给客人倒好茶水,及时送酒,打扫好卫生,也就这些。不要求什么什么标准的高端服务,对相貌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不是太丑,一般相貌就可以。

那时候的服务员如果是长的漂亮的,那是真漂亮,绝对的天生丽质,不是化妆化出来的,也不是整容整出来的。不像现在的女孩子,走在大街上几乎都是挺鼻梁,尖下巴,双眼皮,红嘴唇,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英子属于天生丽质的那种,清纯中带着可爱。像她这样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