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振奋军心的号子。
“山”“山”“山”
他们像是连绵的群山,巍峨不动,任由箭雨来袭,倒下一人,又会有另外一个人补上。
他们有强烈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一举突破东门,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有远程炮火支援(石锁)。
铁幕没有让士兵们失望,精准的炮火打击,瞬间摧毁了四座箭楼,还将街道中央的拒马全部犁了一遍。
最后,炮口延伸向敌阵,延伸上城墙,上百个石锁,就是上百发炮弹,铁幕的手速既快且准,没用多久就将百多枚炮弹打完。
这时,东营将士才冲入鞑子敌阵不过五十米。
铁幕安抚了狼女,“待在这里别动。”
然后招呼着身后的将士,“西营将士,随我上。”
“火”“火”“火”
西营将士轻装轻甲,唯有手中一把战刀,他们不惧生死,侵略如火。
铁幕的身形化作流星弹丸,先从马车上跳起数丈高,直接越过了一个街道,落在鞑子帐篷之间,再一个跳跃已经到了城墙底下,双腿发力,将弹跳力发挥到极致,就像一颗炮弹一样直接跃上了三丈高的城墙。
城墙上的弓箭手,调转箭头向他射来,眼中却已失去了白衣人的身影。
西营将士稍慢一些,但也很快冲入了敌阵,从东营打开的缺口中冲杀进去,对晕头转向的鞑子兵展开了一场屠杀。
一时之间,城墙上的火光渐渐熄灭,那是因为一个个的人惨叫着从城头跌落。
没人能够挡住那个幽灵,何况城墙上宽只有两米,很难组成以多打少的局面,甚至看不清人影,只要眼中有白色的影子晃过,那你基本上已经身首异处。
城墙下也是形势一片大好。
一轮炮击过后,鞑子早已没了战心,面对双倍数量于己方,又是战意高昂的大明军将,鞑子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东城附近的民众,躲在各个角落里拍手叫好,他们何曾见过这种痛快杀敌的场面,这一切,都是铁公子带来的。
还有更多的火把向着东城城门汇聚,东城区毕竟有数万人,一时之间难以全部聚集。
不过,想必他们到达城门的时候,东门也已经可以顺利通过,逃生的希望近在眼前。
东门外,当宋金洲带着铁卫们杀回来的时候,铁幕已经斩下守将的头颅。
东西营的将士正在对未死的鞑子补刀,南北营四千余人则紧急修筑着防御工事,为城中百姓撤退做最后的防御准备。
看到这样的局面,宋金洲当然是很高兴的,只是越来越不适应小舅子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