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保安队长  重生之晚明风云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我来办。”

周羽没想到这个快出了五服的二爷爷对自己如此看重,心中豪气顿生,站起来对周明海鞠了一躬,语气坚定地说道:“二爷爷,您放心,只要您信任我,我定要保周家集固若金汤!”

“好小子,有这份信心就不错,我给你一年时间,一年之后,保安队要能保证小股鞑子和飞天龙那伙土匪不敢动我们一根毫毛,到时候看你的真本事。”周明海郑重地说道。

周明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决心和胆识,非要练兵不可呢?不怕别人告他谋反吗?

他当然没这么大的胆量,一来自己的煤矿和冶铁炉产业被土匪夺走,断了财路,因此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夺回来;二来近年大同地界边患和匪患严重,加上宣大山西总督王象乾年迈无能,这就苦了大同巡抚张宗衡,一旦鞑子入寇或者土匪作乱,没有多少标兵的巡抚和带着缺编严重、缺饷少粮的几万残兵的大同总兵就要吃瓜落,去年的渠总兵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大同巡抚张宗衡上疏朝廷批准,着大同府各州县地方士绅兴办团练,粮饷自筹,保境安民。说白了,周明海练兵是有政策支持的。

“不过,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队员伙食二爷爷可得保障到位,每天每人两个鸡蛋、一碗肉汤,三天要有一顿肉菜,您别心疼哈。”周羽笑嘻嘻地说道。作为一名军人,周羽知道营养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没有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作为保障,战士是不可练出好身体的。

“少不了你的!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周明海道。

“得嘞,您瞧好吧!一会我找渠宗海商量商量,把装备和军服清单给您列出来。”周羽道。

当天周羽在渠宗海房间里呆到了深夜,晚饭也是两人一起在屋里吃的,初步拟定了一个训练章程。

渠宗海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但对周羽还是很尊敬的,一是今天他见识到了周羽的身手,二是在练兵方面,周羽有很多他觉得非常独到的见解,渠宗海跟随父亲在军中效力多年,没有真本事他是不可能服气的。

首先是人员组成,渠宗海手里有人员花名册,以及年龄信息,总共108人,其中18至30岁的88人,31至40岁的8人,41岁以上12人,最大年龄52岁。“巧了,刚好一百单八将,但咱不是梁山好汉,不凑这个数,41岁以上的12人直接回家。其他人看考核情况而定,不合格者一律淘汰,宁缺毋滥!”周羽翻着花名册说道。

“对,咱们的保安队不养老。”渠宗海深以为然。

关于体能训练,周羽提出要以10里长跑训练耐力,以俯卧撑、引体向上、短跑训练爆发力,并做了动作示范。渠宗海看着新奇,但以他多年从军经历,立即领悟到了其中奥妙,因此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但是两人在是否进行现代军队的队列训练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队长,你这阵法没什么用啊,什么立正稍息、行进间转法,只是好看而已。如要发挥火器威力,阵法首推戚继光戚帅的鸳鸯阵,或者由鸳鸯阵演化而来的大小三才阵。”渠宗海不以为然地说。

队长?周羽对这个称呼还不太适应,听人喊队长,他就想接一句“别开枪!”,都是陈佩斯给害的。

“恰恰相反,我觉得队列训练大大的有用。这一套队列动作,是训练军人精神状态、服从意识的利器。”周羽收回心思道。

“要人服从,是要服从军法,军法如山,谁敢不从?”渠宗海反驳道。

“军法要立,日常养成也要训练!要练他们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军人气质,一支军队如何才能气势如虹、一往无前?怎样才能山崩于前而身不动,刀架于前而眼不眨?孙子有云: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这不仅是对整支部队,也是对每一名军人的要求。不在日常训练中养成,难道要在战场上用鲜血来换吗?”周羽坚持道。

虽然渠宗海还是持保留意见,但在周羽的坚持下,算是通过了。

关于战术训练,周羽只提了站姿、跪姿和卧姿射击,匍匐前进之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关于鸟铳装填动作要领、三段击训练,他也不懂,这方面渠宗海是专家。

最后是装备和服装。装备方面,其实周羽有很多想法,毕竟前世本职工作是军械助理员,但都被他自己一一否决,不是现在的技术工艺达不到要求,就是目前财力不足,现阶段能解决的,是近战武器——刺刀。

周羽用笔给渠宗海画了三棱军刺的示意图,刺刀名字是刀,实际应该是“刺”,它的杀伤作用在于刺,三面血槽,其扎出的伤口是一个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止血和愈合的作用,威力极大。

刺刀折叠于枪口下方,近战肉搏时,展开进行刺杀。鸟铳长0.93米,刺刀长38厘米,整个长度加一起是1.31米,而一般雁翎刀长度不会超过1米,因此配刺刀的效果要强于配雁翎刀。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